数位时代/建立新标竿 App服务再进化

文/数位时代

智慧型行动装置普及,创造出庞大App商机,也大大改变使用者行为。随着App数量的增加,App不再只是打发时间的小玩意,而是新一波强化商务力的最佳工具

采访.撰文/李育璇郑纬筌

没有人会怀疑App带来的全新经济动能。始祖iOS App数量已高达75万个,Android的App数也达67.5万个之多,而后起的微软方面,Windows Phone也有10万个之谱。根据研究机构顾能(Gartner)最新报告指出,今年行动App下载量将达460亿次,比起2011年的250亿次成长将近翻倍。

动动手指,一个个App就被装手机里,0.99美元感觉不痛不痒,喜欢就继续玩,厌倦了也毫不客气立刻删除,社会大众仿佛已经很习惯这种消费逻辑。根据comScore、Alexa和Flurry的调查发现,从去年6月开始,人们使用App的时间开始超越浏览网路。截至去年12月的统计,人们每天使用App的时间增加到94分钟,反观网路则衰减到72分钟。

然而在热闹使用的背后,却有89%都是免费App,其余需付费的App有九成收费不到3美元。顾能调查指出,这样的价格趋势只会越来越走强,也就是说,可帮助App开发商真正将钱赚进口袋的业者,会迎来庞大商机。

探索获利模式

软硬整合是其中一个趋势。例如国内一家新创公司英诺奥兹,就与手机开发商开发儿童安全手机,透过App的定位功能设定,小孩只要走出安全范围外,像是学校、补习班,就可以直接通知家长。个人医疗设备大厂百略,转投资的热情豆公司开发的「LOCOMO运动记录」App,就具有和血压计、心跳计数器硬体结合的发展潜力。

行动广告部分,也是最被各界期待看好的切入点,这不只是让开发者获益,对于众多品牌业者及商家来说,App也被视为全新的行销沟通管道。美国知名科技评论家欧姆(Om Malik)就指出,随着行动装置的普及,原来的SoLoMo形式,将会转变为「HyLoMo」超地域行动(hyper-local mobile)。他所指的是,不论逛街、购物、吃饭,人们所参与的许多活动都是在地的,会有越来越多的即时性App出现,以提供不同的资讯,并延伸出各类行销活动,例如商家提供消费者奖励点数优惠券等。

根据市调机构尼尔森公司最新调查,2012年6月在美国的购物/商务类别App使用人数突破4500万人,平均每位用户一个月内会使用17次的购物App。光是在6月份,eBay和Amazon的手机App分别吸引了1300万、1200万名消费者。

App不再只是个人杀时间的工具,新一代App的发展更重视商务力的发挥。对比App发展初期,现在业者的心态都显得更为务实,积极与各类企业活动结合。

曾以街旁网主推LBS行动社交的我在资讯公司,也以「Buddy Card」这款App投入商家优惠的市场,并在合作餐厅的柜台设置iPad,供消费者扫描QRCode累积点数。由联合报系推出的购物网站「udn买东西」,今年9月正式宣布推出手机购物App,可即时搜寻、购买站上30万件商品,并透过CRM技术,搭配原来的新闻资料库,推荐消费者与内文相关商品。上线一个月,透过App而来的交易额已占整体交易金额5%至7%。

同样提供通讯服务、成立于2005年的互动资通公司,近年来就锁定行动沟通和企业简讯两大市场,它们不选择与LINE狭路相逢,反而加速切入企业与公部门市场。「我们是地面部队,只懂得匍匐前进,」执行长郭承翔直言,他们更重视能够带来实际收益的企业市场。

使用经验决胜负

随着使用者对App的熟悉度日渐提升,加上各App间必须更努力争取眼球注意度,介面力也成为这一波发展的重点。从人机介面的设计,到创意的发想与技术的整合,必须一气呵成,才有机会站稳脚步

苹果教学网站Saymac创办人吴运哲参考苹果HIG手册的规范,依性质将所有的App分为效率型、实用型、沉浸型和混合型。他指出,「每种软体对于认知、美学、布局、协调和选择性的考量有所不同,像是使用者能否一眼就了解介面用途?或是资讯的呈现是否集中,有流畅的动线?甚至从图示组件、背景,是否都具备一致的风格?」

App的发展态势,也可以从《数位时代》所主办第三届「App Next应用程式创新大赛」看出一些端倪。这项大赛从第一届不到60件的参赛作品,到今年收到近300件的优秀作品,不但作品数量迅速增加,品质也有很大的提升。无论是游戏、工具、社交或天气等软体,在在展现了台湾开发者的创意。以台湾市场来看,App发展至今已有三、四个年头,经过一轮的淘汰与更迭,现在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纪元。过去以个人开发者和小工作室型态为主的App开发团队,也将形俱更有规模的组织,或是寻求与产业界的合作。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2012年11月号《数位时代》,全国7-11、各大书店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