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会改官派 阉割农民权益
水情严峻,年底前恐再宣布台中及桃竹苗一期稻作停灌休耕,届时从南到北,全台所有一期稻作恐全面陷入停灌休耕恶运,讽刺的是,这项攸关数万农民生计的农业水权,被挪供民生及工业使用,却未见今年10月1日正式改为官派的全国17个农田水利会帮农民「发声」,显然随着农田水利会官派,农民的权益也被阉割。
台湾以农立国,过去为确保农业用水,「水利法」明定农业用水的优先顺序在工业用水标的之前,尽管很多人认为农业产值不如工业,但农业用水优先顺序在工业用水之前,是因农业赋有生态、粮食安全等政策目的,更重要的是当年许多水库,不是农民斥资兴建,就是斥资维护。
像乌山头水库等,早年日据时代兴建完后,就多由嘉南农田水利会向农民收费管理,另桃园受限台地限制,农民为便于灌溉之用,很早就挖掘储水的埤塘,形成特殊的「埤塘系统」。
这些水资源是农民一攒一攒储存下来的,也因此缺水要挪用到这些农业用水,除了农政部门要给停灌的休耕补贴外,依水利法规定,非优先用水标的想取得用水权,必须向农田水利会买水权。在农田水利会还未收归国有前,农田水利会就是帮农民扮演「发声」这个角色。
但今年10月1日全国17个农田水利会改为官派后,这个角色没了,农委会宣布的休耕补贴水准,讲白一点,仅是比政策上鼓励休耕补贴多一点点,这样的补贴水准,便宜行事,根本无法弥补农民非自愿停灌而休耕所造成的生计危机;更讽刺的是还有绿委对苏揆允诺研究比照劳委会以工代赈方式协助农民,大赞苏揆是「农民的天公伯」,殊不知,真正造成农民困境的始作蛹者正是行政院的强抢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