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鹰乡 沈锦丰让保育更庶民

深澳游隼兄弟大宝小宝为了飞得更好,在崖边练俯滑飞行「冲浪」练习。(沈锦丰提供)

凤头苍鹰为保育类动物,但由于已习惯都市生活公园学校皆可见其踪影。(郑惠阳提供)

基隆有「老鹰故乡」之称,爱鸟的沈锦丰当年为遏止走私进口猛禽,甚至盗抓尚未离巢幼鹰,展开猛禽纪录晶片建档,默默走遍基隆各地「鸟口调查」,并与鸟会成员相互分享生态摄影,长久累积调查数据,更成为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资料库的重要资料来源。

观察黑鸢23年

基隆野鸟学会常务理事沈锦丰,担任小黄运将33年,谈起护鸟起因,沈锦丰说,创会理事长沈振中是他最小的亲叔叔,又碰巧是基中三年的同班同学,从小就受他影响一起观赏在地鸟类。受到沈振中影响爱鸟成痴的他,与「老鹰先生」沈振中守护基隆老鹰长达20年。

沈锦丰表示,让他迷上赏鸟关键,有次碰巧观察到台湾蓝鹊,深受牠的美丽外型吸引,便一头栽进「追鸟人」的世界。但和叔叔沈振中历时23年记录基隆市鸟黑鸢不同,沈锦丰最爱的是游隼,谈到游隼他就像打开话匣子生动细数多年在龙洞、深澳观察到的种种趣事

游隼俯冲时速可达389公里,为世界最快鸟类,但沈锦丰却能一镜到底,捕捉到2只游隼贴着悬崖俯冲竞速。他说,因为巢位有限,公隼会来回俯冲展现雄风,一天飞个20、30趟都不累,母隼则在一旁叫好,且只要有巢位,游隼甚至不奉行一夫一妻。

沈锦丰也记录掉落巢位幼隼的「苦儿流浪记」,5月初更拍到游隼夫妇空中「手牵手」的难得画面,他兴奋地说,游隼仅在交配时有约10至20秒亲密接触,即使平时育雏也绝不互相碰触,多年来的经验,让他熟悉游隼的习性,往往能提前预测牠的下一步。

将发表纪录片

年过6旬的沈锦丰说,自己很爱解说,这些年来四处调查游隼生态、编写教案,在社区、学校推广环境教育,在大家眼中,他是个博学多闻老师总算完成了小时候想当老师的梦想,目前正筹拍一部「庶民的游隼」纪录片,预计明年对外发表。

沈锦丰指出,很多人误以为拍鸟类一定要用昂贵相机及望远镜头,但自己日常拍摄游隼,只以手边5万元的简单类单眼拍摄。他说,若不是以自己身边都有的素材来拍摄,就没有意义了,而他就是要推动连庶民也可以轻易参加的保育,才能让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