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棉花棒挖耳朵」竟搞到昏迷!医曝「超惨后果」:别再天天挖

▲不少人习惯棉花棒清耳朵,恐因清洁过度,更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图/记者赵于婷摄)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用棉花棒挖耳朵好危险!英国一名男性长期使用棉花棒挖耳朵,没想到因细菌感染引发昏迷。对此,医师指出,耳道是由外侧1/3软骨、内侧2/3硬骨组成,深度约2.5公分,正常的上皮组织会生成一些耳垢,是耳朵的保护层,可阻挡外来细菌,如果清洁过度,容易让上皮组织裸露,让细菌有机会入侵。

不少人习惯天天用棉花棒清耳朵,尤其是在洗完澡之后,但这个动作真的超危险!台中澄清综合医院中港分院营养医学门诊主任刘博仁医师曾撰文指出,软骨皮肤的耳垢腺会分泌耳垢,存在耳道外,具有吸附灰尘和肮脏微小粒子功用,内含的溶解酶并混合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产生微酸抗菌环境

另外,外耳道皮肤也有自动向外移行的功能,也就是可将外耳道的耳垢向外清洁排泄出去,刘博仁强调,当发现患者的耳垢直接碰触耳膜处,就可认定是患者以棉棒工具向内挤压所造成。

耳鼻喉科医师徐启翔也曾在《医师好辣》节目上提到,用棉花棒挖耳朵容易把耳屎不断向内推,推到耳膜上硬化后,也可能阻塞耳道。他也提醒,美国耳鼻喉科医师建议人们不要清耳朵,由于上头存有腺体分泌分泌物,挖掉的时会变得更干,造成出油情况会更多,耳屎会更多,而且上方酸碱值会失去平衡,就容易造成细菌感染。

奇美医学中心耳鼻喉部医师林志勋提醒,如果真的忍不住想清耳垢的话,尽量使用柔软的器具清除,小心不要挖得太深、太用力,以免挖破耳膜或皮肤,而且要避免与别人共用器具,若常感到耳屎很多,可以定期至耳鼻喉科清洁或请医师开立耳垢软化剂,帮助耳屎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