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成功分离武汉肺炎病毒株 专家:5年内有机会做出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卫福部长陈时中。(图/记者黄军玮摄)

文/中央社记者张茗喧

卫福部长陈时中昨晚宣布,台湾已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病毒株。专家表示,病毒株就是病毒的样本,可加速检验试剂研发、找出用于药物抗体,5年内甚至有机会做出少量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昨天晚间宣布,国内已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病毒株,将是未来自行研发药物、疫苗的重要基础

国家卫生研究院感染症与疫苗研究所研究员刘家齐今天接受中央社记者电访时表示,在分离出病毒株之前,研究团队根本不知道病毒「长什么样子」,任何相关研究都如大海捞针,现在找到病毒株就如同找到病毒的样本,可借此了解敌人全貌,包括该病毒的基因序列、病毒特定、产生蛋白质特征等,透过病毒培养也能掌握病毒生长状况以及用于培养病毒的细胞株

刘家齐说,分离出病毒株的下一步,就是研究是否适合作为疫苗株,透过注入动物体内方式确认能否产生中和性抗体。但他也坦言制作疫苗是场长期抗战,即便找到抗原,后续量产、确效、品质等都需要进行把关,难一蹴可几。

武汉肺炎疫情扩散,中国大陆确诊人数破万。(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长庚大学新兴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以台湾的医疗水准,分离出病毒株并不是问题重点在于分离出来以后要做什么,建议国内研究团队应集思广益短期内可望加速检验试剂发展,长期可作为研发抗病毒药物、疫苗的基础。

施信如说,分离出病毒株以后,基因放大较容易,台湾有机会在短期内找出更快速的检验试剂,不仅检验可疑个案体内有无病毒,同时能检测有无抗原,确认是否能传染给他人,以及检测有无抗体,即该受检者是否感染过病毒、有无中和性抗体。

她表示,一旦找到中和性抗体,等于找到治疗药物的雏形,过去肠病毒流感都是从患者体内找出抗体,进一步研发出可用的药物,也能从现有药物中筛选有效的药物。

实际上,SARS过后,早有实验室筛选出可用药物,但后来因疫情获得控制,临床测试也跟着喊卡,未来或许可延用SARS的药物研究成果,试试看能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

至于疫苗研发,施信如说,就学理来说,只要把病毒养多一点、减毒,就能制作少量疫苗,5年内就有机会做出来,但若要大量生产则必须有疫苗公司投入,建议台湾和国际团队合作,可望加速疫苗研发及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