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听力语言学会 让世界「听」见与看见!

台湾听力语言学会及相关专业人士的努力奔走下,中华民国名字国旗,又再一次被全世界所看见。

国际语音声学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ogopedics and Phoniatrics, IALP)在睽违33年之后,再次来到亚洲举办世界大会,并由台湾听力语言学会取得本届第31届国际言语音声学会世界大会(以下简称「IALP 2019」)主办权。而在年会开幕当天,由台湾听语学会会长叶文英带领团队,以及台湾培育第一届毕业生陈怡仁语言治疗师,举着台湾的中华民国国旗进场,迎得现场上千名来自超过45个国家的语言专家学者的热烈鼓掌欢迎。

这场在8月18日至22日举办的世界性年会,由来自各国的语言专家学者,在为期5天的会议中,透过专题演讲、近400篇的论文发表,分享在听力语言治疗领域研究成果

国际语言语音声学会由首席语言治疗师Dr.Emil Froeschels于1924年成立,是全球针对听力语言治疗领域中,最具规模的学会组织。其宗旨是在发展听力、语言障碍诊断、治疗、复健及预防等各方面服务品质教育水准人员训练,并将相关知识推广至普罗大众。该学会每3年举的世界大会,是一个重要平台,供各界学者专家、产业与政府人员经验交流、知识分享。

台湾听力语言学会长期致力促进国内、外听力、语言病理专业人员,在临床学术研究进行交流,并鼓励在国际学术舞台发表国内听力、语言病理研究结果,成功争取到IALP 2019的主办权,这是继1986年IALP在东京举办后,历经33年的等待,再次移师到亚洲举办,更是台湾第一次举办此次大会,成功号召上千名的国内、外学者响应参与。

且更难为可贵及受瞩目的是,在为期5天的会议中,除了进行近70场研讨会、论文发表及论坛议程外,更有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代表—Dr. Shelly Chadha进行的专题报告(Global Action for Hearing),以及台湾本土博士李佳颖女士、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语言与听力科学系教授专攻中枢听觉评估策略的Anu Sharma、专研习语前语音区辨的Christine Yoshinaga-Itano…等在世界言语音声学术界,具有重量级地位的学者参与,突显出台湾听力语言学会在专业领域方面的长期努力,已倍受国际上的肯定。

身为IALP 2019大会主席,同时也是中山医学大学语言治疗与听力学系主任暨台湾听力语言学会副理事长蔡孟儒教授表示:「本次的大会主题—《支持沟通参与的创新》,涵盖了『言语和语言评估:跨文化适应』、『强迫移民对沟通与社会适应的影响』与『支持沟通的创新』…等,将横跨不同领域,透过各个领域专业知识的讨论与分享,探索听力语言未来发展趋势,期盼透过学术交流,造福社会。这也是台湾登上国际舞台的重要时刻,期许透过这次大会的举办,让国内学者多与国际学者切磋机会,彰显台湾在专业领域的成果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