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税基、掌握税源 财部推大数据选案查核
台北商大举办「大数据选案查核的现况与发展」研讨会,财政部次长李庆华、台北商大校长张瑞雄、会计师公会全联会理事长黄奕睿等人共同出席。图/蔡淑芬
税务的稽征查核技术随时代进步不断演进,不过,也因社会经济结构改变,还是有很多应课税源无法掌握到。财政部次长李庆华出席由台北商业大学举办「大数据选案查核的现况与发展」研讨会时表示,财政部未来两年的重要工作重点放在精准查核技能,运用AI、大数据等技术导入,来协助税务稽征选案查核。
台北商业大学财政税务系针对未来税务机关将运用大数据选案查核,昨(30)日伙同中华民国会计师公会全国联合会举办「大数据选案查核的现况与发展」研讨会。
台北商大校长张瑞雄致词时指出,「大(大数据)、人(人工智慧)、物(物联网)」是未来各行各业应用趋势,也学生必学知识,所以学校的教学上也将「大人物」当成重要教学内容。会计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黄奕睿出席时说,他很乐观期待税捐机关导入大数据选案查核,许多会计师都表达若能了解大数据的选案查核方向,也才能有方向辅导企业正确申报,同时也能降低国家稽征成本。
李庆华应邀演讲「扩大税基与大数据税务查核的趋势」时说明,随着经济环境变化,资料来源广泛,让税局的稽征查核更为困难,财政部为了能完备税法、掌握税源,抓回流失税源,会透过各部会的资料提供进行勾稽,然而,从银行、海关、健保系统取得的资料需要透过分析与整理,因此,建立「智慧资讯平台」将是未来财政部重要工作。
该场研讨会也邀请财政资讯中心主任张文熙、关务署副署长陈依财、台北国税局审核员杨秀真、孙家文及台北市税捐稽征处资讯室主任叶财旺等人分析如何运用大数据进行选案查核。
张文熙说明,财政资料中心为了减少在稽核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工,因此,财税中心的资料建立「进行财政资料工程」的深度学习可以解决人力比对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