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银行家/解决台湾经济困境 首要之务

撰文/蔡美萱

许添财以财经学者从政,历任台南市长、财经立法委员,将专长结合政策之推行与制定,备受各界肯定。

他26岁便到慕尼黑CIRET国际经济预测专家会议发表论述,不到30岁即出任文化大学银行学系系主任。之后出任台南市长,任内推动一系列市容美化政策、文化园区设置,力拚台南观光,让台南从日落西山的历史古城,得以文化美食之姿再现风华。同时,推动活化「台南科技工业区」,并申设「南创园区」,使原本开园7年只有7家量产的蚊子工业区转型为科技工业区,短短3年超过百家国内外知名厂商进驻量产,创造当地就业机会。不仅翻转台南经济发展,在2006年起连续3年蝉联全国失业率最低、劳参率最高的城市,如今台南得以文化观光生态旅游和科技2大产业为经济发展的2大主轴,许添财可说是功不可没。

许添财扎实、丰富的财经经历使其成为民进党重要财经智囊,任立法委员期间,专注财经问政,获票选财政委员会问政专业度排名第一,在历次的立委评鉴中,均名列10大优秀立委,对国家财经政策有深入且独到的了解与思考。于去年底出任国内重要智库董事长后,他认为智库对产业发展非常重要,如何强化智库对国家政策的影响力,做出让政策真正周延前瞻的建言,是每个智库应该努力的方向

迄今,许添财对国家财经重大议题仍保持高度关注与思考,呼吁台湾应该积极创新,自己也以身作则示范创新生活态度,利用忙余空档,运用平板电脑整理许多财经议题资讯,利用数位工具辅助整理消化,转化为政策思考的材料。《台湾银行家》杂志专访现任商研院董事长许添财,谈解决台湾当前经济困境的建议,以下为他口述、记者整理之专访精彩内容摘要。

一般人都说台湾缺乏人才技术,我的看法恰恰相反,台湾人才到处闲置,只是缺乏整合,就连技术也是一样。中国大陆现在最夯的商业模式,如微信、支付宝,这些技术都是台湾人开发的,而且都是台南人,但很可惜的是,他们创新的商业模式与技术在台湾的发展其实很郁卒。

台湾需要适当解放、松绑

人才、创新无法在台湾本土显现有3大要素, 首先,「才」不露白的现象,因为人才将才能显现后,不仅可能遭到他人打压,甚至可能面临抄袭、人才遭挖角的危机,因此,智慧财产权的保护在国内还需要加强精进。其次,则是怀才不遇与怀才相嫉的人很多,因此,恶性竞争下劣币良币;第三,大环境是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的关系导向,且这种关系导向的文化从战后延续到现在,几乎没有什么改变,这几点若加以破除,台湾希望无穷,台湾可重现光明。

古人云:「鉴往可知来」、「知己可知彼」,但台湾在鉴往、知己的基础功上都太不用功了,不管是个体,还是总体都做得太少,总体方面是在资料库、大数据上的着墨太少,至于个体则是在资料搜集以及历史的了解有限。时间只是载具,时间乘载了什么才有意义,也因此才有「老而不死谓之贼」的说法,而现在的制度就是让人才一到65岁就被迫退休,被社会判了死刑。

台湾人才济济,有世界最伟大的企业执行长(CEO),有世界最进步的科技、最进步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但我们自己都不晓得,这是因为错误观念、错误的价值观、不认识自己、妄自菲薄,加上制度的僵硬,因此,局限人力发展的空间,台湾若不面对这些问题,没有希望。

对于台湾人才困境,我认为台湾没有人整合产业人才,讲白一点就是缺乏领导,也因此,国家没有方向,因为没有领导,所以没有方向,或是领导的人本身迷失了,或者领导人不尽责,所以没有方向。

而何谓领导人?所谓领导人就是「leaders who influenceothers」,也就是具移风易俗能力的人。反观台湾现况,因为大环境处于「道消魔长」的氛围,使得有道的人不敢去影响别人,然而,有魔者却处处干预别人,因此,才会有劣币逐良币的现象出现。

既然知道台湾问题所在,现在重要的是如何推动改革。台湾需要解放,但不是靠中国大陆,必须自我解放,才能解决当下困境。至于解放该怎么做?首要就是观念要解放,再来思想、行动、制度等面向也都需要解放,这些都需要deregulation(松绑)。同时,deregulation不是放任不管,真正的deregulation必须以innovation(创新)为基础。

管理解决「四缺」问题

对于民间一直说台湾四大皆空,缺水缺电缺工、环评不确定性高局限了产业发展空间,其实,把人才弄到失业的台湾,才是真正浪费资源的国家。外界高喊缺工,但却有不少人力是处于失业的状态,这时候企业以及大环境都应该自省,是不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误把人才弄到失业了。

再者,台湾限水、限电消息时有所闻,因此,缺水、缺电也是影响企业在台投资的主要障碍。台湾拥有丰沛的自然资源,不仅降雨量以人均来看,获得的水资源居全球排名前位,另外,台湾四面环海,有丰富的潮汐,也有地热,却不懂得利用充沛的天然资源,反观以色列却可以在一片沙漠中,将有限的天然资源转换为绿洲。

台湾有太多的浪费,各行各业都有浪费的情况出现,想解决浪费的问题,关键在于管理,就如苏联解体当时,管理大师彼得·克拉克曾说过,苏联解体不是因为输在资本上,而是管理上输了。不过,管理涉及了文化磨合、国情,即使是美国人也无法胜任帮台湾人管理,如台湾很多留学生到美国生活时都很准时,但回到台湾后,却不准时了,这是因为文化的感染。

至于在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上,我建议要书不离手,养成阅读习惯,即使只多看了一句话,或者可在闲暇时多加利用行动装置,整理市场上相关重要议题,让自己时时都可以加值再利用。

到海外市场创造合作经济

面对政府现正积极推动新南向政策,不少人认为这是因为西进走不下去了的替代方案,新南向绝对不是西进走不下去了才推新南向。新南向是新价值、新作为、新思维,突破了过去两岸三角贸易模式,突破红色供应链崛起的挑战。

新南向可以实现企业针对不同的市场发展程度,到不同市场发展,让企业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市场发展,而这时政府若由上而下的推动新南向,企业只会到一个城市或市场去发展,甚至发展只会局限在某一产业或部门,而无法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反而造成了更多的浪费。企业在南向的同时,一定要因地制宜,选定对自己有优势的市场才过去,新南向讲求的是相对的竞争力与新的合作模式,既然跟A比输了,就去跟相比具有优势的B比,毕竟世界这么大,没有非得要到中国大陆去的。

我们细数国外政府的做法,新加坡是政府不帮企业做决定,让民间自由决定,政府负责提供充分的讯息及必要的基础设施;又如日本拉面业进军台湾时,日本政府则是投资中央厨房,帮业者在台湾做好相关基础公共的设施。

反观台湾,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能望星空叹,其实全世界都希望跟台湾交朋友,这是台湾对外发展的优势,因为他们与台湾心中都有共同的敌人--中国大陆,但台湾在与世界交朋友的过程中要先站稳自己,然后广结善缘。现在,台商南向必然面临政治问题,政治问题就要用关系来化解,要与人为善,创造合作经济,与当地合作必须让两方都能赚钱,这样当地才会愿意与台商一起赚钱,也就不会刁难我们,排斥我们。

从旧轨迹找出未来新价值

民众对政局针砭时弊应该针对政策本身,对事不对人,且对政策的批评应该站在宏观的角度来

看。现在大家都在教总统怎么做总统,教行政院长如何当院长,且若有不合我意的行为或政策时,就说他做得很差,这正是台湾现况问题所在。

台湾长期经济表现反映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国民生产力等各面向都出了问题,而这些问题都直指了「低薪化」,台湾再低薪下去就是灾难了。台湾经济成长率从蒋经国时代的不到9%、李登辉的不到7%、陈水扁的不到5%,再到马英九的不到3%,台湾经济还有再降下去的空间吗?

台湾曾经熬过了国防预算占中央总预算过半、物价恶性通货膨胀的苦日子,这些过去的伟大成功,若无法与时俱进就怕成了如今的失败之母,呼吁台湾要从过去的轨迹找出未来的新价值,透过思想、行动、制度等面向的解放、松绑,带入新的经济活力及动能

我曾受邀于2007年到新加坡访察,他们透过松绑、创新将预定2017年才完成的10年计划,提早于2014年完成,尤其,滨海计划耗资原拟斥资约新台币2,000亿元,实际上却砸下超过新台币5,000亿元,还让新加坡河兼具水库调节功能,成就的格局超乎想像。现在,新加坡与台湾都在发展智慧城市,期许在智慧城市这回合中,台湾可以好好把握物流、金流、数位资讯流等所需构成要件,为台湾创造真的新经济动能。

许添财现职:财团法人商业发展研究院董事长经历:第14-15届台南市长、第2-4及7-8届立法委员、立法院财政及预算召集委员、立法院民进党团总召集人、台湾环球搜救协会创会理事长、台湾健康城市联盟创会理事长、美国纽约台湾公论报经济主笔暨主编、北美洲台湾人教授协会NATPA Fellow、Visiting Scholar ofThe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Cycle Research(CIBCR) at the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RutgerUniversity, then at the BusinessSchool, Columbia University、台湾经济研究院通讯研究员兼任、台湾经济景气测验月报总编辑、中国文化大学银行系系主任。

※ 精彩全文,详见《台湾银行家2017年5月号》。※ 本文由财团法人台湾金融研训院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