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追求经贸自由化必须抛开意识形态

刘性仁

台湾一直是以进出口贸易导向作为生存的空间,面对亚洲各国不断地加强自身对外经贸发展,台湾实在不能自外于这股经济潮流,并且也不能再拖下去了。在亚洲各国纷纷推行自由贸易区,台湾不能再受限于意识形态,不仅要对世界开放,也必须对中国大陆开放,使人才流动货物流动、资金流动都能朝向正向发展,避免被边缘化的危机。

看着中国大陆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企图让上海成为大陆连结区域经济(如RCEP),以及推动大陆进一步国际化窗口。中国大陆希望透过自贸区,不仅深化与各国的经贸产业合作,并且能够迅速打入区域经济合作核心,使大陆企业贸易商多半可以更加自由地进出口货物,无需经过海关批准,还可以更加自由地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同时,大陆当局更希望借由上海自贸区,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国家发展经验,成为中国特色发展模式。而上海自由贸易区可在不受海关干预的情况下进口加工及再出口商品,以促进商品和资本自由流动,试点内容涉及金融方面的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产品创新等效果。事实上,自贸区自由无非是希望能够减少关税障碍或非关税的类似障碍,减少通关花费的时间及成本,增强人员、资金、物品、服务的快速流动,增加竞争力。以期吸引资金进入,推动加工、工业生产,带动航运运输业等各项发展。马政府2012年提出经济动能推升方案,其中一项有关2013年经济的重大政策之一,即是推动自由经济示范区,由经建会负责;2013年8月8日通过「自由经济示范区第一阶段推动计划」。发展的四大方针智慧运筹、国际医疗农业加值、产业合作。「自由经济示范区」,所涉及的范围苏澳基隆台北、台中、安平高雄,几乎囊括全岛的所有贸易港口,加上桃园航空城,以及屏东农业园区,几乎将全部的台湾纳入自由贸易区的范围,在示范区内企业委托区外厂商进行加工的「前店后厂」模式,串联邻近生产基地,增加商品流通自由及附加价值。让在港区的厂商可以单纯接单,将生产流程移至区外。

但是如今桃园航空城由于政党轮替恐怕会受到相当的影响,而台湾自由贸易区也因为政治因素产生一些变数;规划方向与内容历经多次更动调整,也带来一些不确定性;TPP与RCEP的未来也相当茫然;与大陆间的ECFA后续及服贸货贸更卡在监督条例未过而胎死腹中,大家都可以自由地反对及表达不同意见,但必须提出积极、有效及可操作性的方案,否则台湾便一再空转,最后自由化达不成,反而变成封闭及边缘化的命运

总之,看看别人想想自己,满是感触及忧虑,倘若台湾再陷入政党对立意识形态及遇到中国大陆就变调,台湾恐将自我受限,因此台湾实在需要在观念改变上、从经济体制上,加紧改革,赶上进度,否则相较于大陆开放的经济,台湾若是不再大幅松绑,走自由化的路线营造一个更开放更有利的投资环境,那么最后只有大叹无奈。

●作者刘性仁,北市,博,中国五权宪法学会成员。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讨论与声音,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