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陆资钱进台湾 你不知道的3大搭桥者

文:吕国祯、刘光莹  摄影:黄明堂

中国资金大泛滥,全球到处并购企业、占领地标,在在登上各国新闻头条台湾开放陆资六年多来,也置身这股红色大潮漩涡中,从台湾人食衣住行育乐,到重大产业如IC设计政府污水BOT项目,从南到北,红色资本无所不在,陆资金额暴增5倍,超越美国。

人民币浪潮下的诱惑,让同学会、校友会、台商成为两岸搭桥者,扮演红娘帮人找钱、帮钱找人。

自2009年政府开放陆资来台投资,两岸间出现了一个热门现象:搭桥者。他们无所不在,分布不同团体、组织、个人,发生在不同的地方。

搭桥者一:EMBA同学牵线投资

许多到中国念EMBA的台湾人成为重要搭桥者,促进合法投资与产业互补整合。2009年,中欧EMBA毕业的樊大成认识了陆企优威科技创办人李民李晓昱夫妇,当时只是感情很好的同学,没想到3年之后,李民到台湾旅游、顺道想来台湾投资,找樊大成作陪,促成双方合作,海优威来台投资太阳能材料

当时李民因为中国太阳能电池板,面临欧美国家反倾销惩罚,外销欧美可能陷入困境,想来台湾投资,樊大成说,来台湾投资有优势,分别是国际化、资金自由进出、更无反倾销税的问题,李民这一趟台湾行之后,申请来台投资,樊大成从同学变成了台湾海优威合伙人兼总经理。

不过,同样去中国念EMBA,也有人当起中国游戏公司「完美世界」的人头,违法在台湾营运陆资的游戏。

校友会则是另一种新的两岸搭桥者。对两岸科技产业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新竹北京清华大学,前年设立两岸第一个清华海峡研究院,去年中开始运作,地点设在对岸厦门,结合两岸清华大学,成为培养创新、人才与产业化的基地。

搭桥者二:校友会培育台湾新创

同时,也积极发掘台湾新创公司与团队,到北京、矽谷募资创业,「校友们都很着急,台湾年轻人创业太不积极了,」台湾清华企业家协会秘书长成群杰说,两岸清华校友还愿意当创业者的创业导师,他说,「小绵羊狼群,一定要有贵人相助。」

可别小看两岸清华大学的校友,有台积电副总经理、IC设计公司董事长,北京清华大学企业家协会,更是在矽谷成立了菁英组织,成员以半导体行业居多,如展讯创办人陈大同、北京清华控股董事长徐井宏等。

不过,很残酷的现实是两岸资本市场规模,恐怕会让更多台湾创业团队找陆资入股。成群杰说,台湾创业团队在台湾很辛苦的比赛,第一名拿到300万台币,同一团队到北京去比赛拿到第一名,获得资金是600万美元,差了超过60多倍。成群杰说,池塘愈大,养出的鱼愈大。

值得深思的是,台湾并不缺资金,但对创业支持远不如中国。

搭桥者三:台商帮小企业开路

同样在搭桥的还有台商。3月的台北智慧城市展上,最大的展位不是台湾公司、也不是外资企业,而是名为「绿智汇产业联盟」的摊位,背后是山东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的支持。「面积超过60平方公里,我们希望招到1000家台湾企业进驻我们济南新区,」山东集富环保科技公司董事长孙道玲,原本在台湾做LED照明设备,2007年开始至中国大陆发展。

她的名片上印着「济南市政协特邀顾问、济南市招商顾问」等头衔。「我们希望帮台湾的小企业找到机会,未来这些智慧产业的市场绝对在大陆,不在台湾。」她说,过两天,济南书记就要来台北签约,承诺未来几年会投入100多亿人民币到新产业园区。

这是鲜为人知的搭桥者故事,也真实反映人民币大潮下的人性,搭桥者影响巨大,一念之间是合法或非法,都影响着台湾,也关乎陆资在台湾投资能否真正创造就业、带来市场与台湾竞争力。…( 完整报导,请见《天下杂志》第594期 )

【延伸阅读】

玩玩看:哪些企业背后,老板已经变中国人?● 人帅吃草 研究:好看的男人职涯可能不顺利● 《功夫熊猫3》告诉我们的三件事● 不敢嘲笑王建民,因为努力不是一份保单● 白发长不停?5招养出一头黑发

※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天下杂志》网站。※ 本文由天下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