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叟无欺?3成公有菜市场无公秤 消基会公布调查结果

消基会调查公有菜市场内是否皆设有公秤。(图/记者黄克翔摄,下同)

消费中心/综合报导

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消基会重启国内菜市场调查,再次了解公有菜市场内是否皆设有公秤,以及摊贩秤重结果是否与公秤ㄧ致。而今天(12日)公布调查结果,发现有3成公有菜市场无公秤,且8成未取得优良磅秤自主管理标章

消基会这次总共调查公有菜市场47家,包含台北市9家、新北市7家、台中市9家、台南市12家、高雄市10家;而调查方式为,请志工检查公秤是否公开陈列在市场明显可见之处,若找不到再询问市场管理员公秤的位置。接着,调查员再与摊贩购买自身所需蔬菜年货记下摊贩所告知的斤数,再去公秤秤重,确认结果是否一致。

调查结果发现,确认市场内没有设置公秤的共15家,分别为中仑市场、湖光市场、光明市场、重新市场、中央市场、枋寮市场、水仙宫市场、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金华零售市场、复兴零售市场、鼓山第一市场、龙华市场、国民市场、前金第一区市场、新兴第一市场。

而有8家不确定是否有公秤,分别台中市第二市场、台中市第三市场、延平市场、鼓山第三市场、林德官市场、新兴第二市场、三民第一市场、果贸市场。

其中,在有公秤的27家公有菜市场中,公秤有公开陈列的共14家,分别为西湖市场、永春市场、成德市场、木新市场、西宁市场、南门市场水源市场、永安市场、泰山市场、新庄第一市场、东菜市无烟市场、中山市场、保安市场、崇德零售市场。

消基会表示,有些市场虽将公秤放在入口侧门,但却无法使消费者明显辨别,例如西湖市场因现场并未张贴公秤告示牌,因此志工特别询问入口附近的摊贩才发现公秤的位置,发现公秤是放在堆满凌乱器具的层架上,志工若要秤重,得将商品高举放上公秤才能使用。

另外,则有10家菜市场皆将公秤放在市场办公室里,分别为东兴市场、台中市第五市场、一心市场、东光市场、笃行市场、南屯市场、中义市场、台南市第一小康市场、开元市场、鸭母寮市场。

消基会说,在公秤与摊贩秤重的调查中,仅有一家菜市场的摊贩秤重与公秤有些微误差斤两整体并无发现摊贩有故意偷斤减两,值得嘉许

消基会呼吁,虽现行法规并无强制公有菜市场与私人菜市场要设置公秤,但政府鼓励设立公秤之目的即是让消费者有双重检视,即使该市场之公秤仍是传统弹簧秤,比不上摊贩所用较精密的电子秤,但也该将公秤公开给消费者使用。另外也建议主管机关应尽管理责任,汰换掉不合时宜的传统弹簧秤,并使公秤发挥公开公用功能,维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