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书/美中贸易谈判前景与台湾因应之道

笔者认为鉴于美中还有许多根本性的问题未解,加上美方的谈判策略强调达成全面、广泛的双边贸易协议难以想像双方可以在数个月内达成共识。(图/路透社)

蔡政修/静宜大学大众传播系副教授

川普上台后,对于处理美中贸易不平衡与中国的不公平贸易措施,展现出不再姑息的态度。为解决美中间的贸易冲突,2018年5月3日和4日美中在北京举行首轮贸易谈判。此后一直到2019年5月10日,美中总共举行11轮贸易谈判。历次谈判的议题涵盖:削减贸易逆差,增加对美采购;停止产业补贴;加强智财保护;禁止强制技术转移;市场准入;农业及非关税壁垒;人民币汇率;网路盗窃;协议执行机制与相互解除关税的方式;开放资讯服务市场以及跨境数据流通。

众所周知,第美中贸易以破局收场,美国5月10日宣布正式调高对陆2000亿美元商品的征惩罚性关税至25%。彭博资讯报导,美方同日告知中国国务院总理刘鹤,中国有三到四周时间与美方达成协议,否则美国将对另外325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课征25%的关税。大陆国务院13日也正式反击,宣布自6月1日起,对已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美国商品再加征最高25%关税。

美中贸易战有无可能全面开打,要看双方能否在后续谈判达成协议。分析导致美中贸易谈判破局的原因包括:

(一)美国要求中国增加对美采购。在第八轮贸易谈判前,美国CNBC报导,川普希望中国增加购买美国商品,将原来于六年内采购一点二兆美元的提议,增加一倍或两倍。然而中国承诺对美采购农工并非毫无限制。如美国贸易代表署首席农业谈判代表陶德4月11日在一场产业会议上说,中国不愿扩大开放玉米、稻米及小麦市场,无法允许这些商品更自由的进口,成为贸易磋商的胶着点之一。

(二)保护智慧财产和禁止强迫技术转移。美中在结构性改革议题上一直有争议,特别是产业补贴、窃取智慧财产和强迫技术转移、以及落实机制。情况显示,美中在保护知识产权议题的立场比禁止强迫技术转移更接近;在第七轮谈判中,双方对于保护智慧财产权的共识较之前提高。北京当局相信此举对中国企业有利,愿意设立法落实智财权保护,并强化对商标及专利的保护。

禁止强制技术移转则是美方对大陆2000亿美元商品课征惩罚性关税的重要法律原因。在第七轮谈判时,中国对禁止强迫性技术转移做出承诺,而且人大于3月15日通过的「外人投资法」修正案也禁止「强迫性」科技转移,然而立法可能不符美国的标准。就在美国准备迎接刘鹤前来华府进行第十一轮谈判前,5月3日北京传来修改后的贸易协议草案,在七章协议草案中逐章删去有关修改法律以化解贸易冲突的承诺。美国贸易代表赖海哲(Robert Lighthizer)认为,中国修改法律,是验证中方确实落实贸易协议不可或缺的要素。

(三)市场开放。中国的「外商投资法」于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并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外资法标榜对外商更加开放,但仍有48个经济领域列入负面清单,如新闻媒体和电视广播、义务教育与宗教教育、互联网出版与公众信息发布服务完全禁止,水上、航空运输需由中方控股,医疗机构限于合资合作等。而且由于这是基础性、原则性的法律,对条款的解读和操作可能存在争议。此外还有外企在中国的子公司必须向中国政府报告经营运作之细节的要求,都让外商心生疑虑。

(四)结束产业补贴与落实执行机制。在第六轮谈判时,中国承诺所有补贴计划将遵守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范,但美国表示怀疑。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3月29日公布「2019年各国贸易障碍评估报告」,提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至今仍未提交有关政府对产业补贴的完整纪录,直到2016年才第一次向WTO提供一些中国下级政府的补贴情况。由于中国一直未履行义务报告国家补贴,美国依旧不信任中国的承诺。

症结显示中美贸易谈判的核心就是确保中国履行承诺,为了落实协议,美中双方在第九轮贸易谈判后对于开设「执行办公室」达成共识,但对于何时取消相互祭出的关税上仍有歧见。北京主张取消,作为签署贸易协议的条件,美方则希望部分维持,再依照中国履行的情况逐步解除。伦敦金融时报报导,2019年4月3日中国副总理刘鹤前往华府进行中美第九轮高级别贸易磋商时,双方在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如何解决,以及美方提出的实施机制的条件,仍然僵持不下

鉴于美中还有许多根本性的问题未解,加上美方的谈判策略强调达成全面、广泛的双边贸易协议,难以想像双方可以在数个月内达成共识。中方认为,川普政府的一些要求侵犯了中国主权;美方保留加征惩罚性关税,并单方面执行协议监督,这种近乎「不平等条约」的协议让中方高层无法接受。从中方的角度看,社会主义经济的特色就是国有企业对社会经济的领头作用,美国企图终结中国政府借由国有企业主导的经济控制,中共当然不会轻易屈从。

对中国而言,美国越制裁它,他越需要补贴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如在第十一轮谈判的同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8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宣布,决定延续半导体和软体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继续实施所得税「两免三减半」(前两年免税、后三年减半征收)吸引国内外投资相关产业。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二○二五」是产业长期发展的必要政策;中国需要将经济转向附加价值较高的产业以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这在贸易战期间制造业外资纷纷往东南亚投资设厂时显得更加重要。

就双边互不相让的情况来看,不排除最后有会全面加征关税,只是加征多少,10%或25%的差别,或拖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完成。对美国而言,理想的作法是逐步升级,延长美国消费者厂商可以因应的时间。时间拖越久,越能达到产业链重整的效果。虽然贸易战对美国经济与消费者短期可能有损,但确实可以达到降低逆差的效果,还有更多关税收入来弥补,而且能引导投资回流。如美国商务部2019年5月9日公布3月分对外贸易统计,美国三月对外贸易赤字扩大,但对中国大陆贸易逆差却创2016年4月以来最低的一个月,对陆贸易逆差缩小至283亿美元。

有此看来,川普有恃无恐,习近平则是骑虎难下。美中之间的经济冷战已经打响,短期内无法善了,台湾除了被动接受台商回流,政府要思考如何为厂商扩展全球市场作突围的工作。由于台湾在区域经贸协定中的边缘地位短期无法改善,台湾应该加强网际网路以及资讯通讯科技ICT在产业的运用,让财货和劳务的生产与交换得以透过电子商务进行,使网际网路无远弗届的特性成为协助台湾的商品或服务在全球传送的重要管道。这需要方便的金流物流以及开放的资讯流配合,也涉及跨境服务业贸易的协商。

今年1月25日世界贸易组织(WTO)76个会员国同意就建立新的电子商务法规架构展开谈判,美国、中国、欧盟、日本、台湾都加入,为台湾融入全球电子商务市场擘画广阔的前景。为此,笔者建议政府:(一)加强发展电子商务所需的基础建设,包括物流、金流与资讯流的软硬体基础。(二)推动企业组织的「网络化」转型与企业营运「平台化」;(三)建立中小企业与跨国企业创新与出口合作网络;(四)布局智慧财产、重视专业人才培育;(五)发展内容服务,扶植影视数位内容;(六)支持新兴网路产业,如云端服务、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制造与机器人等。如此,回流的台商才不会又因为市场通路的原因再度流失。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为读者投书,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