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帶年菜避開這三地雷 剩菜要「完全復熱」防食物中毒
年夜饭少不了大鱼大肉,营养师建议,可以增加蔬菜类加入年菜中,让营养更加均衡。本报资料照片
年末忙完工作,紧接着大扫除,没时间张罗年夜饭,各大饭店、餐厅推出年菜组合,轻松下单搞定。营养师唐维表示,各餐饮品牌推出独到菜肴,也调整现代人讲求的健康烹调方式,不过,应景的佛跳墙、卤蹄膀、狮子头、牛腩煲等菜色可能隐藏重油、重咸、勾芡三大地雷,热量、血糖容易跟着飙高。
唐维指出,外带年菜烹调应以清淡为宜,避免油盐糖等重口味食物增加心血管负担,尤其勾芡食物是肥胖大敌,千万别把勾芡汤汁拌饭吃。外带年菜大多都是肉多菜少,建议食用前可先将浮油捞出,另加入大量蔬菜,增加纤维摄取量。
另外,年菜的肉类、海鲜烹调方法如果是以油炸与裹面衣的方式,唐维建议,可去除面衣后再食用,因面衣属于淀粉类,同时又会吸油。过年难免大鱼大肉,拜拜的三牲更少不了猪蹄膀、三层肉、白斩鸡等,可去除外皮及肥肉,选择油脂较少的部位;进食顺序遵循「水、肉、菜、饭、果」原则,可增进饱足感。
年菜少吃点 肉品选择与搭配建议
1.白肉优先:选择低脂的鸡胸肉、鲈鱼、鳕鱼等白肉,这些优质蛋白质较猪肉、牛肉等红肉健康。
2.选择清蒸或清炒料理:清蒸鲈鱼、鳕鱼,或虾仁炒豌豆仁、山药、红萝卜等,血糖不易波动。
3.搭配汆烫蔬菜:卤肉、炖猪脚等高油料理可加入汆烫花椰菜、青江菜,均衡营养、减少油腻感。
4.避免勾芡料理:烩三鲜、干贝丝瓜、羹汤类等,少用勾芡方式,减少淀粉及热量负担。
唐维说,年夜饭除了健康的烹调方式,也要控制分量,尽量当餐吃完,避免出现过多剩菜。吃剩的菜尾加热一定要「完全复热」,把细菌风险降到最低,预防食物中毒。以海鲜类熟食来说,温度低于50°C就容易滋生细菌,建议隔夜海鲜最多加热一次,且勿不断添加新食材,避免变质。
唐维强调,年菜在反复加热、放冷再冰的过程中,易孳生细菌及毒素;海鲜、内脏内只要其中一项食材坏掉,更增添食安风险。食药署也提醒民众,烹煮食物应加热至中心温度达70℃以上,确保能复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