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探搜-降息憧憬成阴霾 美元后市寄望Fed与避险需求

市场预期Fed年底降息的憧憬愈强,美元就可能不易摆脱颓势;但若Fed坚持升息步伐不会改变,在年底前完全不会降息,美元就有机会再受追捧。图/美联社

(更多外汇探搜请扫QR Code)

2023年3月金融市场可谓刷新了新高度,股汇债金市都出现了罕见的波幅和纪录。

笔者早就预测3月将是波幅之月,因为美欧英三大央行都举行利率决议,同时在决议前的经济和通膨数据都意外地高于预期,3月初市场便已憧憬联准会(Fed)将再次扩大升息两码。

但事情的发生总是事与愿违,3月一连串银行爆雷事件,升息憧憬马上逆转,股债市都创出了纪录波幅,金价更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大关。

时近3月底,市场似仍处于恐慌,瑞信被瑞银收购平息危机和Fed正面坚持升息,几乎无法平息市场恐惧,一则消息又让德银被冲至风头浪尖暴跌15%,市场对降息的憧憬愈发热烈。

■银行业不致爆系统性风险

升息对银行业营收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针对矽谷银行等中小型商业银行,假如像矽谷银行过多的资产放在美国长期公债上,即使债息利润丰厚,却因升息导致长债价格大幅下降,核心资产受损。加上银行贷款业务又因高利率和经济前景忧虑而受挤压,引起储户和投资者对银行不信任,只要坏消息一出,市场便马上恐慌挤兑和抛售股票,流动性问题加剧导致银行破产。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问题的前提是银行核心资产有一大部分放在长期债券上,同时是一家中小型商业银行,因此不至于产生金融系统性风险,而与瑞信的爆雷也并非同出一辙。

瑞信一事,经营不善和业务亏损是本质,不过因央行紧缩政策导致的流动性收紧,瑞信的经营环境也变得困难,但实际上即使没有瑞士政府介入和瑞银收购,瑞信的实力仍相当雄厚,问题是在于如何说服市场瑞信仍有能力赚钱,而并非金融系统性风险。

不过,即使这次的银行风暴并非像2008年雷曼一样因投资高风险资产而产生连锁性反应的系统性风险,市场仍旧陷入恐慌的原因,与急速收紧的货币政策仍脱不了关系。

即使风险可控,但从银行相继爆雷事件看来,升息和货币紧缩,仍是市场认为银行业最难挨的一道关卡;不论是债券价格下跌还是经营困难,不管是否足以导致系统性风险,只要一有坏消息,市场和投资者便倾向马上担心流动性不足会导致银行破产倒闭,甚或掀起金融风暴,抛售股票、挤兑、信用违约互换(CDS)急速飙升等都是市场恐慌的表现,而这终归与升息有关。

■殖利率倒挂或预示经济衰退

有趣的是,近期市场好像在不断找寻经济衰退的理由,只要一有坏消息,就演绎成大危机,然后股汇债市恐慌性大跌。

然而一切事出有因,毕竟美国长短期的公债殖利率倒挂已持续了一段时间,两者利差更已是40年来最大差距。

短债殖利率高于长债殖利率是反常的,预示经济成长即将放缓,短债殖利率不太可能维持高点;而从历史上看,殖利率曲线倒挂其后伴随着的都是经济衰退,只有时间不确定,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几年。

而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2008年金融海啸、2000年的科网泡沫、甚至是1980年代高通膨导致的经济衰退发生之前,都出现过殖利率曲线倒挂的现象。

■避险需求料支撑美元

而经历多次殖利率倒挂,怎样才能使殖利率回到正常?似乎每一次都在经济出现危机后,Fed就立即大规模降息释放流动性,使短债殖利率回到低于长债的水平,经济才能回到良好轨道上。

市场近期对恐慌和坏消息愈来愈敏感,其实也就是不断在找寻一个会导致经济衰退或危机的诱因,而该诱因将迫使Fed降息。这大概也解释了为何Fed主席鲍尔在3月决议上即使强调不会降息,但市场至今仍不断加大押注年底前会降息的概率的主因。

若市场对Fed可能在年底降息的憧憬愈强,美元就可能不易摆脱颓势;但若Fed坚持升息步伐不会改变,在年底前完全不会降息,美元就有机会再受追捧。

此外,殖利率倒挂现象和银行业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也可望提振美元的避险需求。在4月和5月间,美元有可能会重拾动能,若美元指数能守住98~99的关键支撑,且Fed升息态势确立的话,就有机会再次挑战105~106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