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奎》博士是靠父亲扫马路、母亲当佣人而得来

王凤奎博士是靠父亲马路母亲佣人而得来(照片作者提供)

【爱传媒王凤奎专栏台湾的博士何其多,有博士文凭的我,当然没有任何骄傲的理由,但我的父母绝对有。

我常告诉孩子:「爸爸的这个博士是靠阿公扫马路、阿嬷当佣人得来的。」父母亲牺牲自己,奉献一辈子,为的只是成就孩子的未来,只要提到自己儿子是台湾从美国延揽回来的大学教授,父母眼睛就闪闪发光,骄傲之情不言而喻。

父亲自幼成长在中国近代最苦难的时期,因为看到太多没受过教育的百姓在战乱中命贱如蝼蚁,虽然只有高中学历,深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特别是1949年后台湾物资贫乏的时代,教育似乎是穷人家翻身的唯一机会,而对大部分孤苦伶仃、一无所有的来台外省士兵,结婚生子后更是如此,几乎我所认识的父亲同袍都以孩子的教育为重。父母结婚后,两人以异于常人的劳力努力打拼赚钱,非常勤俭朴实,所赚的辛苦钱什么都要省,唯一舍得花的就是小孩教育。

我们四个小孩都是在台北市最穷困的贫民窟长大,社区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不利。这个社区有70户人家左右,绝大部分的家长都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工,经济条件也相对落后许多,为了讨生活、拚生存,无法顾及小孩教育。加上许多父母本身就没有受过良好教育,自然对孩子的教育既无心又无力,所以大都只能「放牛吃草」。

父亲是少数的例外,对我们四个小孩的学业成绩非常注重,而我从小的个性就是「不安分守己」,只要父亲不在家,就会偷溜出去跟邻居的孩子「做坏事」,完全不喜欢读书,也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回想起来,小时候要不是父亲盯得紧、管得严、打得凶,我绝对是街头流氓学校高材生

为了让孩子能更专注于读书,在我考上成功高中的那一年,父亲借镜孟母三迁」的道理,以卖命工作所赚的积蓄,在台北市最精华住宅区买下一栋公寓房,四个孩子从此也获得人生向上翻转的机会。我们家从「喧哗吵闹」的违章建筑区搬到「宁静安和」精华住宅区后,除了社区环境大为改善外,我的生活变得非常有规矩,也没有像以前与社区玩伴厮混在一起「做坏事」的机会,每天白日在学校「上课、睡觉、练国术」,放学后就到图书馆「读书、睡觉、看女生」,即使周末没有帮父亲做工,也会上午去台北新公园练国术,下午去图书馆看女生。

规律生活对高中生而言,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父亲也很放心,认为我的大学联考应该不会有问题。然而高三下学期因为读书压力变大,图书馆附近有一家电动玩具店,我竟迷上当时最流行的「小蜜蜂」,为了不断破分数纪录,我甚至用母亲给我的晚餐钱去打「小蜜蜂」,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耽误了准备联考最后的冲刺。联考结束后对答案,心里觉得不妙,原先预期的国立大学会有问题。父亲问我考得如何,有没有考上国立大学,我都难以启口说实话。

那份焦虑不安的心情,一直煎熬到放榜那天早上,我迫不及待地从家里跑到台湾大学大门口的大学联考放榜墙,忐忑地在榜单上搜寻我的名字。那个年代的联考是先填志愿考试,也等于「一试定终身」,一次考试结果就决定了考生上哪一所大学的哪一个科系,不像现在先考试再决定志愿,考生可以根据自己考试的结果来填选自己想上哪一所大学的哪一个科系。所以当时我在榜单找寻的方式是依着所填志愿的顺序,一一的往下找,结果在所填的国立大学志愿没找到我的名字时,失望之情,至今犹记

最后在私立东海大学资讯科学系找到我的名字,虽然我的联考成绩可以上国立大学,包含台湾大学的后段科系,但是因为考前填志愿没有以国立大学为优先,而是以热门科系为优先,如果我没记错,1981年全台湾只有四所资讯相关科系,加上资讯产业是当时政府大力推动的当红炸子鸡,所以很多考生将资讯相关科系填为优先志愿,而我因此成为东海大学资讯科学系的第一届学生,进了东海发现班上许多同学的联考成绩比我还高,是从小比我聪明、比我会读书的「学霸型」学生。

因为没有考上国立大学,私立大学的学费当然对父亲形成额外负担。在父亲嘱意下,我参加了当年的军事院校联招,并以第一志愿考上中正理工学院的「动力机械系」(如果记得没错)。当时台湾政府决定自己造飞弹,特地成立这个系,父亲听说政府会送这个系的毕业生到国外读书,所以希望我去读,反而是我拒绝了,考虑自己凡事不愿受约束的性情,决定就读比较自由自在的东海大学,父亲虽然没有坚持我读中正理工学院,但我知道他不满意我读私立大学。两年后大妹也考上东海大学,父亲非常坚持要大妹重考去读师范学院,大妹不从,认为我可以读东海大学,为什么她不可以读,因此与父亲发生严重冲突。

父亲很早就自愿退伍,退伍时孑然一身,没有任何退伍福利,真是来也空空,去也空空!结婚生子后,所有人生努力的目标就放在小孩身上,他与母亲做牛做马为的是小孩的教育。虽然四个孩子没如父亲期望考上国立大学,但也没有让父亲失望,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在那个最穷困的违章建筑区,我们家是唯一所有小孩都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家庭,我服完预官役后又拿了「父母奖学金」到美国留学,在印第安那大学取得两个硕士及一个博士,之后留在美国公立大学教书。对任何注重孩子教育的父母而言,这应该是最值得引以为傲的成就。我一直认为孩子的成就是一种相对的比较,我认识太多比我有成就的朋友,而我的父母亲从事社会最卑微工作、获取社会最辛苦的收入,却能教养出一个留美博士的大学教授,我的父母以我身为他们的儿子为傲,而我更是以我父母亲的成就为荣。

(待续)

作者为东海大学EMBA教授

照片由作者提供

●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登

●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