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奎》老兵父亲为了孩子效法孟母三迁

王凤奎老兵父亲为了孩子效法孟母三迁(图/爱传媒提供)

【爱传媒王凤奎专栏】最近哈佛大学教授切堤(Chetty)的一项大数据研究指出,穷人翻身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住在拥有「向上流动机会社区。原来,我们小时候课本所读「孟母三迁」的故事,真是千古流传智慧

父亲深知社区环境小孩成长的重要性,为了要让四个小孩有未来,所以与母亲做牛做马,省吃俭用,只为储存足够的钱买得起好社区的房子,尽早做到「王父一迁」,脱离住在违章建筑区艰恶贫困的生活环境。

就在我考上成功高中后的那一年,我父母用全部的积蓄买了一间不到30坪的公寓房子,地点台北市新生南路信义路交接口的精华住宅区,但是父亲依然清晨5点前就要骑着铁马出去扫马路,而母亲一样要到富有人家去做女佣,而且他们工作的路程变得更远一点,父母两人更加辛苦地做工养家,让小孩的成长环境大为改善。原本6坪大的木搭房,变成30坪的公寓房,这个家开始有足够的空间让四个小孩各自用功读书。在家读书时,听不到外面的吵闹声,也不会有邻居小孩叫喊一起出去玩。对我们全家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更是一个梦想的实现,

记得还未搬家前,带了几个小兄弟去看新家,发现那是一间在四楼楼顶有加盖的公寓房子,原本是制作鱼肉松的家庭工厂,所以屋内到处都被烟薰得乌漆抹黑。但我们几个小孩兴奋异常,在房子与顶楼跑上跑下,甚至钻进炒鱼肉松的炉灶内,搞得全身也是乌漆抹黑的。后来父亲请人把炉灶移除,自己将房子里里外外整个清洗及漆刷一番,维持依旧的格局,三房两厅一厨一卫,父母住主卧房大姐住一房,两个妹妹住另一房,我则住在顶楼加盖的小阁房。照片为全家在顶楼留下的合照。

周遭的邻居们大都和蔼可亲,也都能和睦来往,只有同住公寓二楼的邻居,知道我父母的职业后,就开始势利地对我们家嫌东嫌西。虽然憨厚的母亲要我们小孩不得与他们一般见识,见人还是要喊叔叔阿姨好,个性耿直的父亲与我则不愿与他们家的任何人打招呼,即使碰了面,也视而不见。父亲在那里住了33年,至今都不知道他们姓什么、叫什么、做什么,耿直的父亲一生最讨厌的就是见势利会斜眼的人。在我到美国留学后,每次回台湾探亲时遇到他们家的人,反而会对我客客气气地虚寒问暖。

作为教育者工作者,我一直记得美国知名教育家杜威(Dewey)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教育者)并非直接去教育孩子,而是间接经由环境去教育孩子,不论是我们顺其自然让环境去教育,或是为教育而特地设计环境,结果会很不一样。」父亲虽然不是教育家,但他深知生活环境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所以竭尽所能地赚钱以及储蓄,买了台北市精华住宅区的公寓房,只为了让我们孩子有穷人翻身的机会。

(待续)

作者为东海大学EMBA教授

照片由作者提供

●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登

●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