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奎》体现老兵父亲传承的「但求问心无愧」

王凤奎》体现老兵父亲传承的「但求问心无愧」(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爱传媒王凤奎专栏】父亲从小在皖北老家是地主的长子,即使老家位处穷乡僻壤,也是人前人后相拥的「小老爷」,虽不至养尊处优,但生活还是相对舒适,再加上从小就读私塾,又上过高中,具备一定的学识,所以抗战胜利后担任国民政府的保长(相当于现在村长),以他当时的学历及家庭背景,他的生涯应该是顺遂地扶摇直上才对。奈何1949年初国共内战在皖北展开最大规模的会战,老家受到战火波及,父亲为逃避迫害,被迫离家,随流亡学校蚌埠南逃,在江西南城加入胡琏12兵团的军政学校,接受战地政务的军官训练,然后跟着军队来台。

1954年父亲因为看不惯年轻长官的嚣张作为,仗义执言而与长官起冲突,动手打了长官,被判在新店服军监,出狱后不接受长官慰留,立即办理退役,退役时孑然一身,为谋生存,尝试过许多苦难工作,最苦的时候甚至萌生自杀之念。后因遇见一位拉三轮车的退役上校,心想「上校都可以向命运低声弯腰,为什么我不能?」于是开启他在台湾第一份正式的工作。

1960年父母结婚后,父亲有机会从事小学教职,也曾在台南担任过一年半的警职,他却放弃名声比较好的工作,最后选择从事清洁工,而母亲选择在有钱人家帮佣,俩人齐心胼手胝足为家庭,就如此努力勤奋地工作四十年,教养出四个大专毕业的儿女。

曾经问过父亲:「为什么不在台南继续当警察,当警察很好啊!」父亲解释以当时警察的薪资根本养活不了一家六口,除非要拿「不义之财」,再者,当时大姐已上小学,紧接三个孩子也要跟着上小学,那里的学校环境非常差,不利四个孩子的教育。对一身「傲骨」的父亲而言,他不愿「同流合污」,而孩子的教育是他选择工作最重要的考量,所以父亲的一生就是「心安理得」四个字,这也是他「不求大富大贵,但求问心无愧」的体现。

2011年4月底,我因不愿为难长官及部属,主动承担同仁因尚未开办的争议课程所衍生的政治责任,辞去产业学院执行长一职。辞职之后,收到众多关心慰问的信息及花篮,其中之一来自当时是台湾最大的减重美容机构创办人,她致电说想要来新竹探望我。我因曾协助该机构办理主管课程,并引介工研院的健康管理技术移转给她们,而与创办人熟识。我们在新竹见面时,她的公司正在转型也打算上市,主动提出邀请我担任她们集团总经理,协助该集团转型及上市,但我并没有立即答应。

辞去执行长一职后,立即面临是否要离开工研院的选择,父亲基于我离婚后需要一份安稳的工作,极力劝说不要在那时候离开工研院,他认为在工研院即使不是光鲜亮丽的主管工作,还是一份收入相对稳定优渥的工作。

一位企业家朋友成立新创事业,邀请我入股担任合伙人。学术界的一位长辈也询问是否有兴趣担任一家私立科技大学的副校长。

除了三个可以考虑的院外工作,工研院的督导主管也询问是否愿意接受一个行政单位的主管职务。在参考几位友人及长辈的意见,最后选择了健康管理集团总经理的工作。

除了创办人三顾茅庐的诚意,不可否认地,集团总经理的职称相对吸引人,而且薪资待遇也非常优渥,为了让我安心专注于工作,该集团在台北市为我安置一间3房两厅的职务宿舍,还配备一辆豪华公务车以及公务司机往返新竹台北之间。为了让集团的行政管理更上轨道,也同意我延揽了一位产业学院同仁担任行政副总经理。

离开工研院后,在父母所租公寓房附近租了一间公寓房,开始每天通勤的总经理工作。通常早上不到七点司机就会来接,我就会叫醒孩子,他们穿好衣服后,自己走到我父母的租屋处,母亲会帮忙打理早餐,然后送他们去建功国小上学。母亲在送孩子到学校后,就会走路到水源市场采购孩子喜欢吃的食料与水果。下午三点母亲又会去学校接孩子回租屋处,接着开始准备晚餐,转由父亲帮忙照顾孩子,孩子就留在父母那里做功课与玩耍,一直等到我晚上工作完毕后,司机载我从台北回到新竹,再去接孩子回到我的租屋处。

通常晚上7、8点才结束工作,往往也是最后离开办公室的人,下班后有时要应酬,有时要去巡店,那时全台有42家分店,所以假日时还需要到其他县市巡店,特别是在高雄的旗舰店。如此的工作型态让我必须将孩子的教养完全托付给父母,当时父亲90岁、母亲74岁,儿子9岁、女儿7岁,完全是高龄隔代教养,我不仅三餐无法与孩子共餐,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愈来愈少,生活重心离父母与孩子也愈来愈远,这是原先没有预期的,却是父亲当时不愿我离开工研院的最重要考量。

工作了几个月,看似一切顺利,似乎愈愈来愈得心应手,创办人与同仁也非常支持我。当我对总经理的职务及责任愈来愈熟悉,却愈来愈觉得没有那么「心安理得」,除了对家庭应该尽的责任愈来愈少,愈来愈感不安外,对工作上所要承担的责任也跟着愈来愈感不安。

我所负责的企业虽然是集团规模,基本上经营模式还是属于台湾典型的中小企业、家族企业传统产业的模式,面对外界竞争环境的快速激烈变化,为了生存不仅要很辛苦地经营,有时还要游走法律的灰色地带,挑战我的道德底线。我开始思考集团总经理职务带来名与利外,人生期求什么?我提醒自己父亲传承给我的老兵信念:不求大富大贵,但求问心无愧。

2011年底,一位好友暨高中同学从美国回来探亲,特地到公司来探望我。他曾是一家营业规模上千亿的上市公司总经理,我们在午餐时的一番对谈,启发我对公司老板不同的看法。2012年初随我一起进公司的行政副总因受创办人的责难向我辞职,之后公司发生一些令我心不安的事,于是我以父母健康问题,孩子需要照顾为由,在农历年前向创办人提出辞呈,结束了一年不到的集团总经理工作。

2012年3月离职后才开始寻找下一份工作,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主动找工作,才体会到找一份自己想要的工作原来这么困难,因此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而更大的困难是母亲竟在4月中风,也改变我对工作的期望与态度。

(待续)

作者为东海大学EMBA教授

照片:作者儿子生日时,一家人到餐厅庆祝

●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登

●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