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奎》老兵父亲重情义 半路被拦下

王凤奎老兵父亲重情义 半路被拦下(照片作者提供)

【爱传媒王凤奎专栏】父亲生逢战乱,年轻时就离乡背井,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父亲一个人在外能依靠的就是朋友同袍,也养成父亲对朋友重情义的个性,经常是朋友有难,两肋插刀,在所不惜。

国军来台后,又因仗义执言得罪了长官被判军法,因而比其他同期来台的同袍提早退伍。退伍后的父亲流离失所好一阵子,直到1955年一个人搬到位于仁爱路的违章建筑区,以拉三轮车为生,才算安定下来。

父亲勤奋打拼、努力不懈,每天可以拉12小时的三轮车,很快就有积蓄。父亲对自己很节俭,对朋友很慷慨,积蓄也很快被朋友用光借光

大概从1956年后,眼见反攻大陆」的希望愈来愈渺茫,许多随部队从大陆来台的外省士兵兴起在台湾结婚安顿念头,但是大部分待在部队的士兵经济条件都很差,部队的外出管制又严格,而且本省人家庭只要有选择,不会愿意将女儿嫁给外省人,除非是经济条件更差的穷人家女儿。

父亲一群既没钱又没力的同袍朋友经常求助已离开部队在外「赚钱」的父亲。对朋友非常慷慨的父亲是既出钱又出力,带他们到处「看小姐」,还要帮忙筹钱或借钱给他们当聘金及办婚礼,协助他们可以在台湾找到第一春或第二春。

结婚后的父亲依然勤奋赚钱以养家糊口,即使是非常卑微低薪的清洁工作,父亲都可以做到收入是住在隔壁李登辉市长的三倍。

我小五那年,父亲接到当年内政部整栋大楼的清扫工作(现在的台大推广中心),由于父亲舍不得花钱请人,我得每个周末跟着父亲到内政部做「童工」。小学六年级,有一次跟着父亲到内政部做工,完工后要去午餐,父亲却没有带我去对面那家习惯去的面馆,他说一位久未见面的好朋友在东南亚戏院附近开店,要去找他。

我们父子俩穿着汗衫短裤蓝白拖,全身汗臭味地跨过罗斯福路到东南亚戏院的小巷内,走在熙攘的小巷中。突然,一家卖女生首饰店老板冲出来(店面位置见照片),挡住我们爷俩,大喊:「翔哥,是我啊!」父亲还没会意过来,对方惊喜地喊道:「我是李朝树啊,我们快20年没见面了,您不认得我了吗!」

李叔便拖我们爷俩进入店内,把他两个儿子叫出来,向我们叙说他的现况,知道我们尚未用餐,也不管我们的穿着及异味,又拉着我们到隔壁一家餐馆,向餐馆老板打了声招呼后,就迫不及待的向我及他的儿子解释说,我父亲是他的恩人,若不是我父亲的帮忙,他根本没有办法结婚,也不会有这两个儿子。

原来李叔与我父亲同部队,父亲提早退伍后,一天李叔忧心忡忡地跑来找父亲,提到部队即将要调防金门,但是他与弹子房的一位小姐正在热恋中,担心这段恋情恐怕到金门后就无法维持,问我父亲该怎么办?

父亲充当媒人,带着李叔到女方家提亲,并把身上的钱凑足2000元借给李叔,办了一场婚礼。李叔因此结婚成家,生了在座的两个儿子。

李叔与父亲重逢,我才知道在罗斯福路的小巷里,当时一家卖女生饰品的小舖,竟然可以在台北市赚到四、五栋楼房。即使穿着还是跟父亲一样的庶民风格,但实质是比父亲富有太多的大富人家。我很小就学到两件赚大钱的概念:第一,做女人的生意特别赚钱;第二,做生意的三要诀:location、location、location。

可惜的很,我从来没有那个机运,去利用这个概念赚大钱。「大富由命」,而个性决定命运,像父亲与我这样对朋友慷慨、重情义的个性应该是成不了大富人家,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做个奉献家人、知足常乐的幸福人家。

(待续)

作者为东海大学EMBA教授

照片由作者提供

●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登

●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