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奎》放弃高薪改当教授的原因

王凤奎》放弃高薪改当教授原因。图/爱传媒

【爱传媒王凤奎专栏】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当老师?特别是2012年我毅然辞去企业高薪的总经理职务回到学术界教书,期间有好几次客户或朋友主动找我担任高阶主管职务,我承认每次都心动不已,但最后还是决定留下来当个受人尊重的穷教授,主要原因是教职比较自由自在,弹性的工作时间可以让我好好照顾高龄体弱的父母父亲对老师这份职业非常敬重,曾经因为大妹不愿去考师范学院,而产生非常严重的父女冲突,父亲也非常以我这个留美博士教授的儿子为荣。

我曾问父母是否记得国中时惹导师生气而被从学校回家之事,二老不仅记得这件事,也对国中导师有深刻的印象母亲说当时导师担心我是否真的回家,还主动打电话来问,而且她告诉母亲当我背起了书包,没有任何辩解就离开教室,她也着实吓了一跳。父亲则提到,当时带我到学校向导师道歉时,导师认为我的行为「没有教养」,这显然刺激到一个向来以军事教育严格管教小孩的父亲,父亲因此很不高兴地回驳:「老师妳可以说我教得不好,可是不能说我的小孩没有教养。」

父亲拖着我向导师道歉的事件让导师注意到我的存在,她似乎也了解了穷人家孩子前段升学读书的郁卒。隔了几天,导师找我到办公室,她似乎认为我是读军校的料,告诉我士官学校在征召学生,她想推荐我,问我有没有意愿去读士官学校,我回家后告知父亲,但父亲认为士校是书读得不好的学生去读的,因而拒绝掉。我知道父亲对导师依然觉得抱歉不已,于是做了一件有违背他原则的事,他买了一盒月饼礼盒,要我拎去送给导师,这是我印象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父亲送礼给老师。又隔了一阵子,导师在班上宣布,她改了一个非常女性化名字

之后我因为脚受伤无法到校上课,请假在家休养,导师在没有知会我的情况之下,也带了一份礼物来我家探视我,我因为当天去了荣总回诊,所以没有遇到导师,但是我相信导师目睹位于违章建筑区的我家会相当震撼,应该会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她应该无法想像在这样破烂不堪的六坪小木屋,我的父母怎么扶养四个读书还不错的孩子。

国中毕业后,我考上成功高中,我家也搬离了违章建筑区,从此没有与导师以及班上同学有任何连系,曾听说班上有开同学会,我也不曾参加。直到1999年,我从美国回台湾结婚,在拟邀请宾客名单时,父母同时提出应该邀请国中导师,但我与导师都没有连系,没有她的连络资讯。后来父亲告诉我,他背着我打电话到我就读的国中,而导师因为早已转到别的学校教书而没有连络上。

有朋友认为跟导师冲突这件事我委屈了(编注:见前一篇),但我从不觉得,反而认为这是生命中一个深刻的记忆,或许也对我从事教职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我的国中导师其实是非常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她因为没有结婚,几乎将她所有的心思精力贡献给学生。虽然我国中过得不算快乐,但是一直对国中导师心存感激。在那个年代,许多老师都是台湾贫苦人家出身但是非常优秀,从导师的名字我知道她也是,因为在师专或是师范学院读书时不仅不用缴交学费,还有生活津贴,而且毕业后就有一份受社会敬重的职业,这是贫穷孩子最好的出路之一。

所以父亲一直期待我家的姐妹考大学能够考上师范学院,大妹从就是我们四个孩子最听父母话的,当大妹考上东海大学,父亲希望她能重考,父亲认为她第一次就能考上东海,只要重考就一定能考上师范学院,而我大妹认为别人家女儿只要考上大学就放鞭炮庆祝,她对教书没兴趣,为什么还要重考,为此与父亲大吵一架,父亲甚至动手打了她,至今大妹似乎对此冲突还耿耿于怀,即使她还是很孝顺我父亲。

现在世风日下,师道不存,以前是父母带孩子去给老师打,现在是父母带孩子去打老师。就像我读国中时,大部分的父母经常主动要求老师管教自己的子女,即使打骂体罚也在所不惜,不像现在的父母,不仅不敬重老师,有些还会带着子女到学校找老师算帐,甚至还恐吓老师。

时代真是变了,老师自己要检讨,但我们这些即使有心教学的老师也必须特别小心,以免被无理的学生及父母「申诉」,甚至「管教」。

(待续)

作者为东海大学EMBA教授

照片由作者提供

●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登

●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