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就是转机 疫情带来防疫改革新契机
▲新冠疫情造成全球防疫危机,但同时也是防疫政策进步的契机。(图/医院提供)
回顾2003年,台湾遭受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疫情肆虐,造成346例染病、73例死亡的灾情,惊天一击的疫情撼动全球政府及公共卫生学界,但同时带给全人类省思的机会。
当时,中央政府尚未建立跨部会整合机制,为控制SARS疫情疾病管制局成立临时指挥中心统筹,疫情过后疾管局于传染病防治法中明定当疫情发生需统筹国内各项资源及人力时,卫生署可报请行政院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各级政府机关、医疗院所及公民营组织执行防疫工作,集结全国人力及物力共同备战。
SARS疫情爆发时台湾虽已有「传染病防治法」,但法条却不足因应防疫所需,因此疫情趋缓后当年7月修法,针对疾管局的组织职掌进行大幅度的提升,包括编制30位防疫医师等措施。透过传染病防治法修正、组织调整、编制防疫医师人力、医疗院所接受医院评鉴定期感控查核及实地演练等变革,时隔17年后的今天全球再次迎来严重传染疾病,台湾是否准备好了?
2020年1月27日武汉返国台商确诊感染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COVID-19)成为台湾首例确诊个案,卫福部凭借「抗煞」经验及17年来的准备,迅速发布整备应变计划,策略中包含强化疫情监视/风险评估、持续风险沟通、社区防治、流行病学调查、发展国际合作、提升边境检疫、完备医疗体系、调度/管理防疫物资及强化检验诊断量能等九大方向。
▲因应疫情,有医院推出用平板电脑及通讯软体,视讯探病的服务。(图/记者林悦翻摄)
与2003年SARS疫情时空环境差异最大的莫过于科技的跳跃发展,而疫情应变策略中的「持续风险沟通」就是应用科技导入防疫的重要作为。从善用多元管道传递最新疫情讯息,国际旅游疫情级别、1922专线新媒体平台FB、LINE、Instagram等,拜科技所赐,防疫从TOCC的查询、隔离或检疫民众的动向掌握到民众对传染病认知,让疫情资讯传达更快速即时、无远弗届,科技的导入是17年前所无法想像的改变。
像过去仅依靠三家有线电视台播送疫情资讯,到近年新兴媒体崛起,网路视讯直播、社群软体及时通知辅佐传统媒体功能,让疫情第一手消息正确快速传达给民众;2003年SARS疫情过后疾管署于隔年设置免付费传染病咨询专线1922,24小时提供民众疫情通报、咨询及宣导等服务,2017年开发Line聊天机器人「疾管家」,透过民众熟悉的社群平台即时问答解惑,成功建立双向回馈机制,让民众能透过播打专线、LINE官方帐号询问相关疑问或是通报疫情消息,民众与政府双向的交流迅速掌握疫情发展,落实「科技防疫」。
数位时代来临,藉这次防疫尽量减少进出医院措施来重新检视民众对住院的观念,如传统探病文化、家属陪病等,以往华人社会风俗民情为展现关心及诚意,亲朋好友住院时多会亲自前往医院探视、关心慰问,碍于人情礼俗形成台湾习以为常的探病习俗,但现在已发展到5G科技,手机和网路普及,探病可改由通讯软体、视讯传达关怀,减少进出医院的感染风险。
▲数位时代的防疫政策与宣导方式,是早年无法想像的。(图/卫生福利部)
再者由家属亲自照护住院者的陪病文化,同样可借由探讨全责护理照护制(Total Care)来解决,除了医院护理师外,搭配受训合格的照护服务员协助,提供住院期间所有日常及医疗照护服务,减轻家属负担外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标准,改变过去一人生病、全家住院或众人探病的独特文化。
另外,疫情已进入全球大流行阶段,防治工作除了政府的推动及民众的配合之外,医疗机构投入大量专业医事人员全力防疫,医师、药师、护理师、医检师、放射师等多种职类各司其职,若能增加「公卫师」将会让防疫人力拼图更臻完整。
公卫师不仅可协助疫情的调查、加强疫情的防范,也可发挥卫生教育的功能,在没有传染疾病时,扎根民众对疾病预防及健康促进观念,当传染疾病来临时,更能强化社区公民卫教,期盼此次新冠肺炎能推进公卫师立法通过,降低未来大型传染疾病对全民的危害,建立更完整的防护网,让台湾成为真正的防疫大国。
SARS疫情过后曾创造一波传染病防治的变革,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科技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手机、网路可改变传统探病文化,全责护理照护可大幅减轻病人家属负担,公卫师立法的推进则是增进国人公卫教育的推手,许多议题有待重新审视,当疫情来临的当下也正是引动下一波科技文化改变的开始。
热门推荐》
►糖价上涨因为被拿去做酒精?成本过高根本不划算
►吃碗豆+喝绿茶 这些食物有助「阻断」新冠病毒感染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原刊自《工商时报》。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