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自己的无声对话:常在心中搬演小剧场 其实很伤

我们与自己的无声对话。(示意图/shutterstock提供)

「冷静,我可以的。」「完蛋了,我一定会搞砸!」「第一次做总是比较难,下次一定会更好!」「算了,反正也没人在意,我认真干嘛。」「没关系,我尽力就好!」「为什么别人都可以,我就是做不到?」「不要想有的没的,专心!」「放弃吧,反正大家也都在等看笑话。」

这些话,一定也在你脑中出现过,许多许多次。你可能没注意到,每天,我们对话最频繁的对象,就是自己!我们在心里用超快的语速重播昨晚的大吵、焦虑谈判的下一步、预演明天的报告。这个在我们脑中不断来回的自我对话,谁也听不见看不到,却牢牢的主宰我们的思绪,深深影响我们的表现、人际关系与生活品质。

自我对话,可以是我们的最佳教练,让我们有超水准演出;但也可能是让人崩溃的恶魔,打趴自信、拖垮表现。

在最基本的意义上,内省就是主动关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项能力让我们得以想像、记忆省思,继而利用这些意念解决问题革新和创造。包括我在内的许多科学家都视此为区分人类与其他物种最重要的演化进展之一。

但近年来,大量新研究显示,当我们陷入苦恼时,内省造成的害处往往多于好处。这会削弱我们的工作表现,干扰我们做出好决策的能力,并对我们的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它也有可能促发暴力攻击性,导致各种心理疾患,并增加我们罹患身体疾病的风险。

错误的方式关注自己的思绪和感觉,可能导致职业运动员失去磨练了一辈子的技巧,让平时理性爱心的人作出不合理、甚至有违道德的决定,导致朋友在真实与社群媒体的世界中远离你,让恋爱关系从避风港变成战场,甚至可能加速我们外观以及体内DNA的老化简言之,我们的思绪时常会让我们受困于自己的思绪。我们脑中的思绪经常会引发危险。

这就是「小对话」(chatter)。

小对话是负面想法和情绪构成的循环,会把我们独特的内省能力从祝福变成一种诅咒,危及我们的表现、决策能力、人际关系、快乐与健康。我们不停想着工作上搞砸的那件事,或是和爱人之间的误解,最终被糟糕的感觉淹没。然后我们又继续想这些事。如此往复不断。我们内省是希望找到内在的教练,但找到的却是我们内在的批判者

当然,最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碰到问题时「向内探索」的尝试,有时候成功,有时候失败?同样重要的是,当我们发现内省能力开始失控时,该如何将它导回正轨?我的专业生涯都在探讨这些问题。我学到,关键在于本质上改变我们意识生活中最重要的对话之一:那就是我们和自己的对话。

尽管内在声音很多时候都运作得宜,但它往往会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刻引发小对话,例如压力变大、事情攸关重大、碰到最需要沉着以对的困难情绪时。

有时候这些内在对话是漫无头绪冗长独白;有时是与自己的对话;有时候是强迫性重演过往事件(反刍思考);有时候是对未来事件忧心忡忡的想像(忧虑);有时候是在负面感受与想法之间弹跳的自由联想;有时候会固着在一个特定的负面感受或想法上。不论它如何展现,当内在声音失控、当小对话掌握了心智麦克风,这时候我们的心智不仅会折磨我们,还会瘫痪我们,甚至导致我们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

(本文摘自《强大内心的自我对话习惯》/天下杂志出版)

【作者简介】

伊森克洛斯博士(Ethan Kross, PhD)

研究如何控制意识的世界顶尖专家。他是密西根大学与罗斯商学院获奖教授,也是情绪与自制力实验室(Emotion & Self Control Laboratory)主持人。他曾在白宫参与政策讨论,也曾接受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早安美国,以及NPR美国公共广播电台晨间新闻访问。他开创性的研究刊登在《纽约时报》《纽约客》《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报》《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和《科学》杂志。

《强大内心的自我对话习惯》/天下杂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