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拜登外交团队有一特色 让中国有机可乘

美国拜登政府提出耐性处理中美关系,有希望留出更多时间确定对中国战略之意。美国传媒形容拜政中国政策团队虽然都是「精兵杆将」,众人之间有很深渊源,但他们的目标却各不一样。拜登团队如就中国政策陷入分歧,那么中国就会有机可乘。

华尔街日报报导,拜登政府气候特使原欧巴马政府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寻求达成国际气候协议,这必须有最大排放国中国的合作才有望取得效果。不过,拜登「亚洲沙皇印太事务协调官、原奥巴马政府助理国务卿坎贝尔(Kurt Campbell)则欲对华强硬回击。

文章引述拜登政府官员称,他们对中国战略团结一致,惟华府内部目前主要忧虑在于,克里与坎贝尔有否团队意识,还是两人会各自试图独立主导拜登政府中国政策。

克里不但曾担任美国头号外交官,他和拜登私人关系更非常深。克里曾与拜登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共事24年,而他现任特使职位亦受拜登直接领导。有他的前同事形容,克里不受官僚制度约束,「本能是登上飞机前往中国,与北京达成协议」。

坎贝尔则很擅长官僚体系运作。他有数十年对华政策工作经验,曾与现任白宫国安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一起制定了欧巴马政府对华核心战略,并与中国官员有长期关系。坎贝尔主张拉拢印太国家就不同议题牵制中国,并协助他们建立不对称军事能力抵销解放军优势。

希拉蕊2016年角逐总统期间,坎贝尔原被视为国务卿头马,怎料希拉蕊落选,而坎贝尔现时只获得一个较低级别职务,并要以63岁之龄接受44岁的苏利文领导。华盛顿政圈一些人士,对坎贝尔能否很好地团队合作持怀疑态度。

与此同时,拜登政府财政部商务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观点往往亦有较大分歧。例如,尽管坎贝尔和苏利文已认定华为是美国国安威胁,但商务部长提名人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提名听证会上,却未有承诺延续川普政府政策,将华为留在黑名单

至于新任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他近期就人权议题表示出强硬立场,但同时表示期望与中国就气候变化等议题合作。

华尔街日报称,从中国政府角度看,布林肯似乎是个很好的对话者。布林肯反对中美两大经济体脱钩,而他早前选了自己访问北京的照片作为Twitter头像也引起讨论。有中方顾问表示,布林肯看来会更关注中美之间的发展,而不是川普政府般与中国正面对抗。

事实上,前总统柯林顿上台初期,美国政府也就人权议题对中国展示强硬姿态,但后来在美国商界游说下缓和了立场。柯林顿政府的财政部、商务部与白宫经济顾问相信,美国拿人权向中国说事不会获得让步,反而会损害中美贸易关系,而这种情形使美国政府内部出现深刻分歧。

但是,拜登中国政策团队成员虽然看法各异,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许多人之间有长期友谊,这或可成为他们关系的稳定剂。拜登政府一名高级官员指出,如果新政府内出现困扰前几届政府的巨大对华政策斗争,自己会非常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