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学者:疫情烧到「这月份」才见顶

徐丞志/台大化学助理教授

「老师,请问武汉肺炎疫情什么时候才会结束?」这是昨(29)天我学生问我的一句话。

我当下回应是,我不是公卫和流行病学专业,所以我无法回答。不过学生问的这个问题,其实从化学课本中教过的知识,或许就可以尝试来回答。

时间先拉回到小年夜武汉封城那天(1月23日),官方公布的武汉肺炎(2019-nCoV) 单日确诊人数,还只有200多人(包括中国国家健康卫生委员会和WHO的报告),转眼到初三(1月)27日,一天内的单日确诊数已经达到1700多人,而在中国境内的总确诊病例也在1月28日突破2003年SARS的数字

▲武汉肺炎传染预测图 。(图/台湾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徐丞志提供)

因为确诊数字跳动非常快,而且不断创新高,相信所有人都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被感染,以及疫情何时会结束?」

对于还没发生的事情,除了上帝以外,没有人知道正确答案。但是针对这问题,流行病学家参考过往的经验,早已提出各种数学模型,去描述流行病传播时,随着时间变化被感染的人数可能是多少?

以 SARS 为例,2003年就至少有10篇统计模型被提出来,隔年还有人写了文献回顾整理(注一)。这些模型令人眼花撩乱,非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很难知其究竟。(请参Chris T. Bauch, et al. (2005) “Dynamically Modeling SARS and Other Newly Emerging Respiratory Illnesse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Epidemiology, 16, pp. 791-801.)

刚好我学生也随口问了这个问题,因此在这边,我从化学反应的碰撞理论作为起点,提出一个有高中化学程度就能大致理解的动力学模型,以较直观方式来去描述染病的传播方式,以及被感染人数随时间的变化。

接着,再尝试透过过去的经验和其他专家的意见,来预测这次武汉肺炎可能的走向(为了避免我被疾管局找去喝咖啡,请先详阅文章结尾的声明)。

▲本文作者说,下面动力学解说部分,没兴趣的人请跳过,请直接往下看疫情预测。(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以下容我先上一点反应动力学的课,没兴趣的人可以直接跳到后面疫情预测的部分。

动力学模型说明

首先我们要先想像,在一个空间里面,有两种人:一种是健康的人(用A表示),另一种是不幸被感染的人(用B表示),A和B在这个空间中会随机乱走,因此有一定的机率会彼此相碰。

当A碰A或B碰B时,并不会有反应,但是当A碰到B的时候,则有一定的机率,被感染的B会将健康的A也变成B(将病原传给A)。

我们可以把上述的情况用一条化学反应式来代表(反应不可逆):

A(一位健康者)+B(一位被感染者)→ 2 B(两位被感染者)

如此,这个反应的速率,会跟空间中A和B的数量都分别呈正相关,因此当一群A里面忽然有了B,随着时间演进,整个群体会逐渐都变成B。

而被感染者B的数量,增加最快的时候,并不是最刚开始出现B时,而是A和B差不多是一样多的时候,因为A跟B相碰的频率会最高。

因此,你可以想像,起初被感染的B人数不多时,人数增加得并不快。接着,逐渐到迈向高峰,而当跨过最高峰后,因为可以被感染的人变少了,被感染人数B所增加的速率也就会迅速降低。

理论上,在不考虑健康者A自然死亡的情况下,A+B的数量会等于区域内的总人口数。但是若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进行隔离防疫,相当于限制B可以触及A的机会和范围。因此,A+B的总数量会随着防疫的落实而大幅减少,形成一个初始的边界条件,决定了最后的总感染人数。

▲「清流哥」武汉方舱医院淡定看书 爆红高学历被起底。(图/翻摄自微博)

这样的一个极为简化的模型,它的每日「新增」的被感染者(delta [B])就是化学上的二级反应式,写成数学式子就是:

delta [B] = 「当日患者数」 x 「当日健康者数」 x 常数([A]*[B]* Const)

用这样的式子就可以去计算,随着疫情演进,在不同时间点被感染者的增加速率。

但是,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这个模型假设,一旦被感染就具有传染力,即使是在潜伏期也是。

第二,因为从感染后,进入潜伏期到出症状,以及检体送样后到确诊,都需要一点时间。因此确诊日期与实际被感染日中间会有误差,以这次2019-nCov武汉肺炎来说,大概抓个 10-15 天的延迟。

第三,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假定每个人的延迟时间相同,因此直接以官方统计的「确诊日期」来套用到模型上面,用来估算每日新增「确诊数」。

第四,先前的SARS或MERS都证实存在有少数的超级传染者,对疫情传播有关键作用,但是在这个简易的模型中我们假设每个人的传播能力是一样的。

理论建立好了,再来就是要去验证。

▲武汉肺炎传染预测图 。(图/台湾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徐丞志提供)

过去案例探讨

本来,这个假期给自己订下的工作,是要趁着难得的长假,把手边几篇学生已经写好的初稿改一改。但是,从小年夜武汉封城开始,思绪就被疫情牵动,索性回去把自己以前的一些手稿和官方公布资料调出来读。

找了几个大家比较知道的,像是2003年的SARS、2014─2016的台湾登革热疫情、前几年的伊波拉,以及台湾近期的几次流感大爆发,大致上都能fit进去统计数字中(左图红色的校正曲线就是用模型预估的理论值,蓝色点为实际值)。

左图选了几个代表性的疫情贴给大家看。数据来源,包括:WHO网站和台湾传染病统计资料查询系统。

这边要特别称赞台湾传染病统计资料查询系统,数据非常详尽,而且资料一抓就有,比较可惜的是,它的资料多是以周作统计,不像WHO很多疫情可以做到逐日更新。

从图上来看,不管是登革热或是SARS,每周/每日的新增人数都是两侧低、中间高,然后右翼(疫情减缓时)数字下降的会比较陡峭。

SARS疫情因为是逐日登载,所以上下跳动的幅度比较大。

而登革热的数据,因为是每周纪录,相当于做了七点平均,因此平滑许多。在登革热的数据R^2值,甚至都可以超过0.95,可以很大程度解释传播机制(关于登革热疫情我在 2015 年就曾讨论过,当时估算时,没考虑不同区疫情的长短,以及防疫工作的影响。因此,那次估出来的数字与实际的数值差了好几倍,这次的预测会一并考虑此效应)。

▲蚊子叮咬。(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和比较不同传染病间疫情的差别,我定义校正曲线上半高宽所横跨的期间,为疫情的「高峰期」。在数据点半高宽碰触的两边,恰好是确诊数增加速率为快的时候(切线斜率最大),而同时也可作为一个比较疫期长短的基准。

譬如,2015年台南登革热高峰期(约六周),就远比2014年的高屏区登革热疫情(约十一周)要短;而同样是 SARS,在香港疫情高峰期约 40天(3/18─4/27),但在台湾就大概只有18天(从图上也可以清楚看出来。

尽管当年 4/24 和平医院就封院了,但是从事后数据看来,真正的高峰要到 5/10 才来,而此时香港的疫情,已经结束的差不多了)。这个高峰期,我们在后面预测本次武汉肺炎未来走势时,也相当重要,请大家先牢记。

至于总确诊数,就是整个区线底下的线下面积,因此曲线涵盖的范围愈大,感染人数愈多。

特别注意的是,图上的纵轴,代表的是单位时间(天/周)内「新增」的个案数。因此,这里说的疫情结束,是指感染人数不再新增,而不是感染人数归零。即使感染人数不再新增,可能还是存在大量感染人数,和新增死亡人数。

▲武汉肺炎/湖北封城。(图/路透

回头再来看看此次的2019-nCoV武汉肺炎,在用这个模型作数据推估前,我们先看一下其他流行病学专家怎么说。

Eric Toner预估会死6500万人

各家统计的 2019-nCoV 感染人数,从几万人到上亿都有人估计,估最高的是Eric Toner,在去年十月就预测的新型冠状病毒会大流行,并且杀死六千五百万人。但是这个数据我一直找不到原始论文,加上这个数字看起来是在毫无防疫措施前题下推估的,因此先暂且搁一边。

Jonathan Read删去20万人染病的预估

另一个比较可信的,是Lancaster大学的Jonathan Read等人在1/24放上medRxiv的一篇论文,在它的第一版中提到:在没有有效的防疫措施下,到2/4那天之前,光是武汉地区就会有约20万人被感染。并且随着春运,疫情会在中国各城市遍地开花。

不过,在他们 1/27 上传的第二版论文中,已经删去了该段20万人染病的预测,并在修正了参数之后,更新了其中一项数字。推估1/22之前,在武汉的总感染约是两万人。这篇因为是极少数的预测中,有公开他们的原始论文内容的,因此后面的估计,会有很大比重是参考这篇。不过须注意的是,这篇并没有讨论何时会是疫情高峰。

所有的预测模型都有一个特性,就是数据点愈多,模型的预测力会愈强,因此愈是后期的预测,尽管数学工具不同,但是预测的数字,会愈接近真实状况

这两天,有两位医界专家不约而同分别作出预测:第一位是当年的抗SARS大将钟南山,他认为疫情大概在2/9达顶峰,但是没有预估最终的确诊人数。

▲武展(武汉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内部环境。(图/记者叶国吏摄)

港大医学院院长:疫情4至5月封顶

第二位是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他推估在1/27,武汉已经有四万多人感染,而且因为中国其他大城市也会出现大规模传染,因此整体疫情要到4至5月才封顶。

综合上述预测内容,搭配手边现有的确诊数据,我尝试以这个简单的动力学模型来推估可能的确诊数。

状况一(橘线):2/9达到确诊高峰,日增一万确诊病例。

我这边给了三个剧本,分别以感染人数从多到少、每日确诊人数高峰从远到近来排序。

(因为篇幅的关系,模型参数的设定、优化等细节,就不在此赘述。)

第一个状况,比较接近 J. Read 在第一版的论文中提到的,防疫效果低,感染人数在2/4破20万的情况(注意可被观察到的确诊数要推迟到2/18 以后)。

另外,参考当年SARS在台湾高峰期大约18天,可以得到右图的橘色线。

在这个剧本中,确诊数高峰要到2/9左右之后才开始,并且持续约三周。最高峰时,每天新增的确诊病例会达到一万人,最后总人数约 24 万上下(请自行抓正负 50%)。

而这个剧本也会类似2003年台湾的SARS,当年和平医院封院,距离高峰期还有两个礼拜。而这次武汉封城(1/23),距离2/9也大约是两周多一点的时间。

不过这个状况的前题,是前面封城的防疫效果不佳,到二月初才停止人传人的情况,而 J. Read 那篇第二版自己也拿掉了这个预测,因此是否走这个剧本,我个人比较抱持怀疑的态度。

状况二(绿线):1/31进入高峰期,直到2/13日增2000至4000确诊病例。

状况二(绿线),就是武汉等城市封城隔离后,收到不错的防疫效果。

因此,在1/23之后,人传人的情况大幅收敛,往后推迟两周被确诊。高峰会落在二月上旬,疫情高峰期缩短为两周,并且从1/31开始进入高峰期。在高峰期,每天会有2000至4000个新增确诊病例,并持续到2/13。

这个剧本很接近钟南山的预测,但在套用模型后,则多了一个确诊人数总数,这边推估约六万人左右。

因此状况一与状况二要区分,就是观察从最高峰的2/9之后,是否新增数有下降趋势?如果下降幅度明显,到了2/13以后低于每日两千人,那可能就代表高峰期已经结束,大概可以判断这波疫情有机会在二月下旬走完。

现在单从人数要判断是状况一或二,尚言之过早。但是,以这次武汉封到街上跟《我是传奇》电影场景差不多的情况,我比较倾向是未来会走这个剧本。

▲武汉肺炎/湖北封城。(图/路透)

状况三(红线):最乐观版本不可采

状况三(红线)是最佳剧本,现在就是高点!

但这个剧本连中国官方都没人这样乐观,绝大部分的官员都是说防疫措施在元宵节(2/8) 后见效,因此机会应该不高。

但不排除一个特殊的情况,就是若这次2019-nCoV是以轻症,甚至无症为主,而大家基于「不想去医院作检测以降低感染风险」的心态,反而造成很多病例无法被官方确认。若真的这样走,这个特殊情况是我目前能想得到的可能性。

毕竟这次武汉封的这样彻底,可以说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一个社会学实验,这样大规模的隔离,如何影响人类的行为,也只能事后诸葛了。

另外特别提一下,这个剧本的总确诊人数是两万人,差不多就是 J. Read 推估1/22前的感染数。至于结果如何,再过一周见分晓。(2/2 更新:这个版本从1/30至2/2 的新增确诊人数来看已经破功,这个剧本可以丢掉了!)

在这里特别强调:

图上预测都是在「武汉肺炎疫情『没有』在其他中国境内城市大规模群聚感染」的情况下才成立。因为,若从其他城市开始新的散播,会爆发出新的独立疫情,并且和旧的曲线交叠,会让数据判读相对复杂。

状况四:疫情至少6至7月才能善了

若要考虑这样的情况,那就会有一个图上没画出来的「状况四」,也就是港大医梁卓伟讲的,其他大城市遍地开花,疫情就真的至少要落到6至7月才能善了。

(2/2 更新:国际医学权威期刊《The Lancet》在 2/1 发表一篇论文,根据他们的流行病学模型推估,疫情要到4月之后才会达到高峰)。

结论与声明

在这篇文章中,我试着以简化后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来描述传染病的传播模式。试着让具有高中以上化学基础的人,以直观的方式理解传染性疾病的爆发与疫情特征。

此外,若是在武汉以外的城市没有大规模发生疫情传播的情况下,此次中国的2019-nCoV武汉肺炎疫情,有机会在二月底就能收尾,视防疫成效高低,最终的确诊人数可能会落在六万到二十四万人之间。

▲武汉首个方舱医院开始收治武汉肺炎病患。(图/翻摄新华社)

另外,本篇主要是作为教育用途,尝试以理科教科书中教过的观点,来帮助大家理解疫情的可能进展。本篇提出的模型非常简陋,有非常多的假设,与实际状况差异甚远,不能当作真正的流行病学预测,也未经同侪审查(peer review)、未经同侪审查、未经同侪审查(很重要所以要说三次),亦不能作为正式的学术报告。

再次强调,本篇的目的是要让有高中化学背景的人,以比较直观的方式去理解疾病传染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流行病学中经典的SIR model,就是在A和B之后,多了一个R(代表康复者)。若对SIR model有了解的人,会发现本篇的模型只有S和I(对应到A和B),所以没有办法算reproductive number(R0)这项(相当于被感染者一直具有传染力,这点很不符合真实世界的情况)。

▲杭州封城 。(图/杭州日报)

2/6 数据更新

本文发表于1/30,图上呈现的数据只统计到 1/29,此后的中国境内每日新增确诊人数补充如下:

1/30 新增 1982 人(剧本二估 1755 人)1/31 新增 2102 人(剧本二估 2116 人)2/01 新增 2590 人(剧本二估 2512 人)2/02 新增 2829 人(剧本二估 2929 人)2/03 新增 3235 人(剧本二估 3340 人)2/04 新增 3887 人(剧本二估 3711 人)2/05 新增 3694 人(剧本二估 4001 人)2/06 新增 3143 人(剧本二估 4170 人)

▲温州2月2日半封城后,目前现场街景情况。(图/读者提供)

热门点阅》

►【武汉肺炎】最可怕的是「医疗系统过载」

►【武汉肺炎】王明巨/「这件事」比疫情更伤台湾经济

►【撤侨包机】医:暂时不能有第二架包机的原因

►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Cheng-Chih Richard Hsu」个人脸书。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