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尸体一样失去人格尊严! 原住民控立荣没文化敏感度

立荣航空原住民旅客控诉,用族登机被刁难。(图/记者季相儒摄)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台大生Nagao Kunaw16日搭乘立荣航空时,被质疑「为何不用中文姓名订位」,让「尊重原住民」的议题再次跃上版面但立荣航空道歉时使用的称呼为「陈姓原住民」,让Nagao Kunaw感叹,「自己就像社会新闻报导中的罪犯,或是尸体一样,人格主体完全丧失。」

Nagao Kunaw20日深夜在脸书上表示,新闻报导之后,网路上一片讨论热潮,但对于「脑残」、「没事找事做」、「想红」、「靠加分上台大」、「青番(不讲理)」以及「番仔」这些留言,他坦言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仍做得不够多」、还没让台湾的社会大众了解,这块土地上有50几万人与其他族群拥有不同的文化命名传统。为什么小小的族名,可以引发这样的讨论,仿佛那是16日当天才「掉下来的礼物」?

Nagao Kunaw指出,正名运动从1980年代就开始,1995年身分证开始可以用汉语音译族名,但汉语音译容易让发音失真、让传统姓名陷入汉族文化框架,像是造成「瓦先生」、「阿小姐」等情况;2003年再次修正「姓名条例」后,2005年全面换发身分证、让族名可以用发音更相近的罗马拼音族名并列在汉名之下,这套书写系统长久广泛的被使用,是保存文化的工具,为什么会被指称「崇洋媚外」?

▲Nagao Kunaw利用族名订位却遭立荣航空刁难,在脸书发表公开信。(图/翻摄Nagao Kunaw脸书)

「广泛使用中文,是被剥夺使用族语所换来的。」Nagao Kunaw说,汉族姓氏是经由政府抽签分配的,对族人来说没有重大意义,但立荣航空的回复劈头就写「陈姓原住民」,根本没有抓到真正多元文化的敏感点,还是站在汉族高度口头安抚、不认为自己有错。他表示,Nagao是自己的名字,Kunaw来自泰雅族母亲家族部落耆老都能一听便知我的部落或是来历,传统族名能承载文化、更能让年轻族人找到回家的路。

Nagao Kunaw强调,他期待台湾人能用自己的名「被称呼」,无论是客语河洛语、泰语印尼语越南语或原住民各族语,因为这是尊重、更是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政府应该作为领头羊,创造友善的环境,让大多数的人,不会因为看不懂而不准别人使用自己的名字、进而能看得懂并尊重别人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