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在亲子口难开 其实…协助孩子自己负责才是重点

▲该如何向孩子开口说性呢?(图/视觉中国)

文/胡绮祐(心理师)日前一则新闻报导教师教导小三生使用保险套而引发了许多的争议与讨论,更早之前,在推动多元性别,提倡性别平等的社会运动中,性教育的教材编制,更是让许多人走上街头,纷纷表达自己的诉求,究竟性议题,要如何进行讨论,或如何向孩子开口说性呢?

性,是人类基本需求,也是一种本能,是亲密关系的表达,也是延续新生命的方式,但在民风淳朴的时期,性成了禁忌的话题,甚至冠上了负向评价,更多时候女性在面对性议题上,受到传统父权意识影响,而总是压抑与压迫,有着性别不平等的差异对待,然而,随着资讯发达,思想开放的时代来临,无论在什么样的性别角色上,内心的冲击,持续地发生着。

「怎么可以有婚前性行为呢?」、「失去了贞操,还有什么价值?」、「太荒谬了,怎么可以在校园贩卖保险套!」相信这是不少家长心中的想法,也是亲子关系的沟通中常出现的冲突议题,或许,这些想法并没有所谓的对错,仅是性的价值观有所不同,但我们仍然可以去思考,价值观背后的核心,是否隐藏着什么样的焦虑或担心呢?厘清了以后,我们才知道如何和孩子讨论性。

开放谈性,并不等于鼓励性许多家长总是会焦虑地问我:「我这样跟他讨论,他会不会更好奇,更想要去尝试啊?还是都不要提好了…」其实,在这个资讯快速流动的世代,轻易地就可以在网路上搜寻到许多与性相关的讯息,然而孩子并不懂得如何进行过滤,当用限制、隐晦的态度,反而更让孩子想一探究竟,暴露在不正确的性讯息中。若能以自然、平常的方式,向孩子说明,传达正确的性知识,不仅能协助孩子更能认识自己,坦然接受面对性的感受,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性本无好坏,为性负责才是重点性,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因为是需求,所以就无所谓的好坏对错,但需求要如何被满足及表达,便是我们所关心的,因此,性本身是中性的,然而,因为性所带来的后果,是否能承担,往往都是让家长极为跳脚的原因,像是怀孕、染病等,所以这才是最需要讨论的部分。于是,我们可以先了解孩子对于性的想法,以及可能的期待,并共同去思考什么情况下的性是安全的、什么情况下的性是有风险的,以及因为性所延伸的问题,目前的自己可以如何面对…等,透过这样的历程,也才能协助孩子明白为自己负责的重要性

从性价值观,解放受束缚的世代谈到最后,我们也可回到自身对性价值观的检视,无论对于性的态度是什么,都值得让我们练习去觉察对性的感受及想法,以及这些观点是如何被建构出来的,可能来自于家庭教育、社会价值观,或更大的文化脉络,并再细致的去思考,自身的自我概念、自我价值又如何地被影响,倘若可以更弹性、更开放地去看待性,是否也能释放许久受束缚自己。最后要强调的是,「性自主」并非「性滥交」,性自主,也确实更能唤醒在性层面上的自我保护意识杜绝在各种场合的骚扰与侵害。

其实,价值观层面的议题,本来就是沟通上难以顺畅的原因之一,倘若我们可以先保有尊重多元的观点,自然也能更坦然的在亲子关系的性讨论上,看见真实的自己,并更能去了解孩子的思想。严格的禁止,过度的干涉,只会疏离了关系,也模糊了焦点,故觉察自己的状态,聚焦于正确的性知识传达、培养为自己负责的能力,是我们与孩子谈性的重要原则。

★ 胡绮祐,微煦心灵诊所特约心理师。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更多资讯请上「艺起玩耍吧 - 胡绮祐心理师」粉丝团

分享育儿心得,灌溉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来稿请寄「parenting@ettoday.net.tw」,并请注明「个人简介」。本报保留筛选、修改权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处敬请见谅。

★更多孕儿婆媳婚姻相关话题(报喜文、集气文、抱怨文等),欢迎加入「欧腻的育儿妈妈经~姐就是要碎碎念脸书社团一起交流讨论,也欢迎大家秀出任何宝宝照、怀孕照、个人美照跟脸友分享。★ 版权声明:图片为版权照片,由CFP视觉中国供《ETNEWS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CFP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