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提缴生育基金救出生率 央视批:荒唐

▲「二孩政策」自2016年开始实施。(图/CFP)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江苏省委机构报《新华日报》日前刊出一篇提高生育率的文章惹议,该文为《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由两名学者撰写,建议大陆应建立生育基金制度,让40岁以下公民必须以薪水一定比例缴纳基金。文章传开后引起热烈讨论,大陆官媒央视网更直批根本是「荒唐的建议」。

南京大学经济教授刘志彪张晔,日前投书《新华日报》指出「当一个家庭有第2个或更多小孩时,能向生育基金申请补助,以补偿怀孕期间孕妇家人的收入损失。」他们更建议应立即全面取消计划生育,并建立生育基金制度,让40岁以下公民必须以薪水一定比例缴纳基金。

文章提到,「少子化」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提高生育率应成为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因此提出了鼓励生育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应对政策,其中「中期对策」最引人注目,文中提到让40岁以下公民必须以薪水一定比例缴纳基金。家庭如果想在生第一胎后生育更多子女,可申请取出基金,并领取补贴,用以弥补妇女因生育而停止工作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

对于生育基金是否有其必要开征,大陆官媒央视网17日发文批评说道,这些建议让人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是一项荒唐的建议﹐「生与不生是个人和家庭的自由」,不能以生育基金之名,对选择不生育或者只生一个的家庭作惩罚提倡者于法无据、于理不通、于情不合,既有违常识,也暴露了研究者专业素养的不足。

央视在该文中也提到「少打群众歪主意,不要动不动就建议收费,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同时我们要看到,大家住房教育医疗方面的负担还很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张耀军受访时表示「我觉得生育基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支持生育是国家的事,让人们拿出一部分工资支持别人生育,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对。」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胡继晔则说,发达国家为了鼓励生育都会进行补贴,可以先从奶粉免费做起,学习美国发放食品券的模式,免费供应奶粉票、尿布票等,同时给予生育的母亲带薪产假,或是托幼园所免费等福利,都比生育基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