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Delta患者8成有发烧 重症比达15%「感染第5天很难受、缺氧」

广州大陆第一个与Delta病毒交手城市。(图/路透社

记者蔡绍坚综合报导

广州上月爆发Delta病毒本土疫情,目前情况已趋缓,大陆医疗救治组专家27日总结本波救治经验指出,这一次高龄患者比例高,有三分之一病人为60岁以上;发烧比例高,超过80%,;重症比率高达15%;病情进展快,过去要7至9天才会转为重症,这次不到4天就可能转重症,严重者甚至在24小时内转危重型,为救治工作带来不小挑战

根据《南方日报》报导,大陆医疗救治组专家、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隆云表示,这是Delta病毒首次在大陆出现,在与它交手的过程中,专家组逐步发现了一些规律方法,「患者感染病毒后第5天至7天,会感觉很难度过,因为此时他们多有缺氧等表现,同时伴有影像学的改变。」

隆云指出,从临床表现来看,年龄超过60岁,有基础疾病持续高热不退、氧合能力下降等,是轻症转向重症的高危因素;相比之下,小孩转重症的比例低很多,这是有意思的现象,还需要更多研究才能进一步解释。

隆云提到,目前新冠肺炎病毒治疗暂无特效药,治疗原则是提升病人自身免疫力,控制病毒在体内复制的速度,首先会关注病毒核酸载量,如果载量高,患者病情进展可能就加快。

隆云表示,在治疗过程中,专家组实时动态监测病人其他指标,如CT影像学表现,全身炎症反应、氧合状态等,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干预,让治疗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隆云指出,他们还是提倡提早氧疗及俯卧位治疗,新冠肺炎的炎症渗出通常是在双侧肺的下部,患者平常多为仰卧,这些炎性渗出液就堆积在下肺的后背部,采取俯卧位的时候,双肺炎性渗出就不会聚集在下部,可以改善肺水流动和肺的氧合。

隆云提到,抗体治疗是另一种方法,如果是患者自身抗体低,专家组会找来恢复期血浆进行治疗,目前超过五分之一的病人在注入恢复期血浆后,抗体水平明显增加,从临床观察上来说,临床症状有改善,但目前还没有权威数据表明,它对重症与危重症的治疗有绝对效果。

隆云强调,他们发现了接种疫苗后,几乎没有发生重症和危重症病例,这说明疫苗在阻断重症趋势上有一定效果,但这一结论仍需要更多权威数据支持。

另外,对于本波疫情无症状者比例较低的现象,隆云认为,有时候,无症状更多是病人自身感受,新冠患者在先前的临床观察中往往会出现「沉默性低氧」,也就是说,安静待着的时候不缺氧,而稍稍一动就会喘不上气。

隆云提到,CT影像往往会出现渗出改变,之前的很多所谓无症状感染者,从医学上角度来说是不严谨的,当然不排除少数人是无症状感染,但多数还是有症状,病人有感冒表现,比如头痛流涕、畏寒、低热等,从临床上说符合轻症或普通型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