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珍贵难寻 传统藏药「仁青常觉」炮制陷困境

本报讯

一千多年前诞生于雪域高原传统藏药仁青常觉」,名列大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由绿松石红宝石黄金等160多种药材配置而成,对消化肝胆系统疾病有显著疗效。现如今,由于珍贵药材越来越难寻觅,加上制作工艺复杂,这味「藏药之光」的炮制面临困境

青海省医院院长昂青才旦介绍说,今年医院将配制200公斤「仁青常觉」,虽然数量不大,却耗资高达200万元人民币,还要为集全160多种药材前往印度尼泊尔云南西藏等地而耗费1年多时间人力。在配制过程运用的「佐太加工工艺需要30个人不间断地加工两个月完成。

塔尔寺藏医院的情况更为窘迫。医师旦切关却说,为了配制「仁青常觉」,医院已经准备了3年,至今仍未搜集到全部药材。

「藏药材生长环境非常脆弱,一些植物需要生长十多年才能入药,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就难觅踪影了。」青海省藏医院制剂科主任多杰才让说,配置藏药的植物药材绝大部分来自于高海拔野生环境,难以人工培植。

医院每年都组织专人西宁市附近的大阪山、拉脊山等地采集药材,「这些年在采集中发现,野生资源越来越少。」过去常见的藏药药材「索罗尕波」、「俄本翁保」、红莲等药材现在几乎绝迹了。

与此同时,「由于藏药药材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苛刻,人工培育出的即使外观上没有区别,但成分却不同于野生。」昂青才旦说。(新闻来源新华社港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