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窝蜂后....快来学下雪时如何开车?为下次雪景做准备!

文/Ying-Chao Kao身为一个在美国生活过5年,经历了二、三场大风雪,曾经家里断热水、断电、断瓦斯9天,以及在雪深达1公尺的雪地里步行1小时回家的人,我看到台湾新闻台像疯子一样地轮番播报雪地奇观,无知地卖萌、卖惊讶、卖笑脸,却几乎没有开始教育台湾民众如何在雪天、冷天求生的基本知能,我真的感到深深的愤怒与哀伤。

要在雪天生存,不是只有穿厚重冬衣车子加雪链而已,有一整套知识必须要进行社会教育。例如:

1. 雪天行车百宝箱

开车「赏雪」(I hate this term),车上至少要备齐所有的除雪用具,包括车轮要换成四季胎或换成雪胎,后车厢要有:

大雪铲:挖地上的雪,把车子从雪堆里挖出来。

长柄雪刷:刷掉车顶与前后挡风玻璃的雪。

除冰剂(De-icer):不管是水状还是压缩瓶状的除冰喷雾,都可以帮你除去最重要的挡风玻璃、左右后视镜上的雪或霜,甚至包括结冻的汽车钥匙孔、车门缝。De-icer如果怕不够,还要多准备一、二罐。

塑胶刮刀:当车子被雪埋过夜,那时雪已经结成大片不规则的霜,不能轻轻拨去了(就像某些不会自动除霜的冰箱冷冻库一样)。这时,小塑胶刮刀可以搭配除冰剂,用来刮掉挡风玻璃上的霜。

冰雨刷水:如果雨刷水箱没有换成防寒的,上山车子结冻,水箱也可能爆裂。换成除冰雨刷水,不仅可避免此事,这种雨刷水也应该有除冰剂的效果,可帮忙清除挡风玻璃。

2. 煞车与停车

新闻报导很多人赏雪时就把车停在停车场,然后睡在车子里。但我看到的新闻几乎没有提醒观众,长时间把车子停在雪地里,不应该拉手煞车,以免煞车结冻后,要松却松不了。

煞车部位可不像玻璃,可以立即喷除冰剂,等两、三分钟就除冰完毕。但是,偏偏台湾可「赏雪」的地方又通常是高山,有些人会把车子停放在斜坡道路的路边,顺手就会拉手煞车避免车子滑走。因此,在雪地停车最好找平面停车场,车停稳,不拉手煞车。

3. 其实,下雪就不要出门!

下雪时开车,危险程度会比平常高出许多。在美国生活的惯例就是,一旦下雪就尽量不要出门,因为会有许多不可预期、不可控制的灾况。预期下雪前,美国地区政府便会派盐车在路上洒盐粒,降低冰点;等雪过后,会派铲雪车清出交通要道来。这些防雪害的公共措施,在台湾应该不是付之阙如、就是极少地方有。但偏偏,台湾人一窝蜂的在下雪天出门「赏雪」,而且雪「正在下」!我看新闻,真的看得胆颤心惊。

4. 打滑、甩尾,怎办?

好,就算要在雪天开车,请问台湾驾驶人知道雪天开车的特殊诀窍吗?当初考驾照时有考这一块吗?

在雪天开车,最怕的是打滑、甩尾。对,当路面结冰时,不用压车、不用去赛车场,就会连连甩尾。或者,下雪天雪大到如果你不紧跟着前车屁股,沿着它在雪中压出的轮胎痕前行时,道路就会立即被大雪覆盖住时,车子也会被轮胎痕中央累积的雪堆、雪堡垒给甩来甩去,车内感受如同坐迪士尼的云霄飞车

这时候,驾驶人不能下意识地不断转动方向盘以校正方向。相反地,应该紧握方向盘,固定朝着「正确该走的方向」,以免在雪地里打转,自动变成旋转碰碰车。(啊,好像台湾「赏雪」地都是在高山上,山路崎岖耶!如果旋转出去就......)

5. 保持车距,煞车来回踩

无论是平面或下坡路段,一定要慢。且在雪地踩煞车不能急踩到底,因为只会踩到雪,煞车效果比平日晴天大大减退,比雨天还糟,即使你有ABS防煞系统也没用。

一般来说,雪地行车应该保持比平常更大的安全车距,并随时意识到「煞车易卡雪」。需要煞车时,应该提早踩,并且「来回踩」,每一趟不要踩到底,以免煞车锁死。如果雪很厚,你会感觉第一次踩时煞车卡到大雪块,根本没踩到煞车。来回踩两三趟后雪才会清掉,真正发挥煞车作用,并且车子过一阵子才会停止——这一段时间,行驶跟滑行的距离都远比平日长,如果你车速快、安全车距太小,可能就撞上去,或飞出去了。(啊,好像台湾「赏雪」地都是在高山上,山路崎岖耶!如果飞出去就......)

所以我说第3点,「其实,下雪就不要出门!」而且,第4点与第5点,你觉得台湾驾驶有多少人知道?对,当你看到雪地里车子打滑向你飞来,或者煞车煞不住亲到你车屁股时,你就知道我说的「许多不可预期、不可控制的灾况」是啥意思了。

6. 雪线以上住户

最后,新闻报导似乎都假设观众住在平地,那那些住在雪线以上的人呢?当气温到了零度以及零下时,露在外面的水管、甚至家里水管都可能结冰。还记得国中物理「水低于4度或结成冰,密度变小,体积变大」的原理吗?在美国,常听到有人冬天水管爆掉的例子,就是这样来的。解决方式是:打开水龙头,让水维持在滴、有流动的状态——滚石不生苔、流水不结冰咩。如果嫌浪费水,可以拿水桶储水接着,未来如果停水还能用。

如果怕室内暖气流失,应该把各种门缝、窗缝塞紧或贴紧,避免夜间室温降低。但是,装设有热水器、瓦斯桶等需要空气流通,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的空间,当然要保持空气流通、以免中毒。最好把这些房间的门关上,门缝也塞好,需要时再进去。

这只是我临时想到的雪地生存小诀窍,欢迎指正补充。台湾新闻都只报去赏雪,不报如何在雪中生存,安全活着回来,这不是鼓励大家去冒(送)险(死)吗?还是,只能高唱Let it go... Let it go...?

作者Ying-Chao Kao,旅美台湾网友。本文已获作者授权,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

▼Ying-Chao Kao表示,以下的影片就是他说的「许多不可预期、不可控制的灾况」。

Every damn year!Credit to - https://m.youtube.com/watch?v=GvB3h85xSV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