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没机会了解..死刑定谳19天枪决 社会能防下个「郑捷」?
▲郑捷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但社会真能预防下个「郑捷」吗?(图/资料照)
北捷随机杀人魔郑捷造成4死22伤,2016年4月22日判处死刑定谳,19天后于10日晚间8点47分伏法,成为有史以来最快的枪决案例,死者解青云的家属表示,「感谢法务部长罗莹雪终于给我们一个公道。」但如此快的判决,不只让人联想政治或其他考量,更有观点指出,我们永远不得而知他杀人的关键因素,「社会能预防下一个郑捷出现吗?」
回顾整起北捷随机杀人事件,当时21岁的郑捷在2014年5月21日16时,从北捷龙山寺站上列车,在前往江子翠站途中拿出预藏的钛钢刀朝乘客随机砍杀,更在抵达江子翠站后,在站内企图砍杀民众,最后遭到制伏,但造成4死22伤。一审被判22个杀人未遂,一共144年有期徒刑,另杀人罪判4个死刑。二审高等法院维持原判,依旧判处死刑,另有一名国中生遭砍杀受伤,高等法院判决6年有期徒刑。
就在死刑定谳判决后的19天,当时的法务部长罗莹雪优先签下了枪决的处理,死者解青云的家属表达感谢,就在社会一片惊讶和认为这才是公义的声浪中,也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草屯疗养院精神科医师沈政男曾在《关键评论网》提到,「一个单纯学生变成杀人犯,相关成长资料点滴看得最多的三级审判法官,也没有能力了解郑捷。 」
「可惜已经永远没有机会了。」 国中时的郑捷曾因嬉闹2女同学,被要求公开道歉,后出现刺伤同学行为,「在这时候,学校辅导体系做了怎样的介入?」 沈政男的投书中写道,他的脸书好友停在99人,100个要留给心仪的女同学,对方从没回应,之后学测考63级分,想读军校为了要学杀人,「如果他的攻击冲动能够被导向正面的地方,是否他的人生走向会完全不同? 」
「郑捷当然欠缺同理心,才会杀人不眨眼,只是这个社会也没办法更不愿意尝试了解他。 」沈政男还提到,他成绩优异、家境小康、没前科也没混帮派,也没有太多忤逆长辈行为,「了解一个没有前科,不抽烟也不喝酒更不作弊的年轻人,怎么变成随机杀人凶手,太困难。 」最终只知道他要以死刑来结束随机杀人的问题,「但郑捷死了,但会不会有下一个郑捷? 」这问题值得所有人细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