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台北艺术大学教授李明璁:走入市场,能唤醒每个人的「地方感」
文/高宜凡、毛凯恩
看似稀松平常、杂乱无章的菜市仔,也能做成叫好叫座的电视节目?开播不久的公共电视《我在市场待了一整天》(See You At The Market),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希望唤起每个人和地方的连结。
事实上,台湾各种关于介绍美食、商店、地方文化的节目,早已多不胜数,《我在市场待了一整天》除了用4K高画质拍摄技术之外,更跳脱一般观众熟悉的行脚节目运作方式,运用大量的POV(Point Of View)主观镜头及个人化口吻,提供观众更强烈的身历其境感。
节目播出后,不少网友纷纷言:「很少这么有深度又平实的节目了!」「每看完一集都可以回味很久,很在地、很生活,还有满到溢出来的人情味。」连作家米果也为文:「我误判了这个制作团队的野心,也低估了这个节目的后座力。那没有类似一般美食节目用华丽辞藻或特定术语向观众强推口感如何滋味如何,或意图使人快点去排队打卡,可是,这节目就是有办法让类似像我这种从小在菜市场走跳消费的人,把人生至此在市场邂逅的各种交易人情,如同跑马灯那样,全部都倒转一回~」
除了大胆的制作方式,该节目最大创举,应该是找了一位爆炸头外型的学者,担任「半隐形」的主持人。
目前在台北艺术大学任教的李明璁,是国内知名的社会学教授,不但多次针对社会议题发言,还曾参与创办电影杂志《cue》,编过四本音乐文化专书,当过金钟奖、金鼎奖、台北国际书展的评审。一开始,只是制作团队请益顾问的他,最后却缴出人生的电视主持初体验,一起带着观众走入分布全台各地、甚至远在外岛的八座老市场。
在这个资讯爆炸、大家整天都黏在网路上的年代,为什么观众要看视角很主观、步调颇缓慢、还没有明星艺人撑场的《我在市场待了一整天》?以下是《城市学》和李明璁的对谈精华:
《城市学》问(以下简称问):请先谈谈《我在市场待了一整天》这个点子当初是怎么来的?
李明璁答(以下简称答):原本是公共电视制作团队找我,加入一个正在规划的节目当顾问,名称叫《市场里的史诗》,想把市场里那种人文、历史,用比较精致的方式呈现,这也是公视擅长的,做一个精良的市场人文纪实节目。
问:既然主题是「市场」,怎么找上社会学背景的你呢?
答:我猜,他们也找了很多不同面向的顾问,一定有市场专家,找我可能比较在比如说方法,我是念人类学的,在田野工作这些技术,或「市场」跟「都市」的关系,因为我研究都市的。
我当时觉得,内容OK,反而是在形式上给了两个意见:可以不要让大家觉得又是一个美食或行脚节目吗?
问:对啊!市面上那种型态的节目真的很多了。
答:我觉得市场的灵魂不是美食;更重要是「人情味」!说来抽象,事实上就是人,市场有各种职人。
于是,我大胆给了一些不一样的拍法,不要用行脚节目的方式,不是带观众朋友到那,然后说:「各位观众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XX市场,这市场有几百年历史,第一间很好吃、第二间很好买~」
现在是VR、AR的年代,大家蛮在意「实境」感,有没有可能我们制造一种让观众身历其境的感受,不是你带领大家,而是透过大量的主观镜头,旁白也非常个人色彩,营造一种乍看下是私人,但每个人都可能转化成自己的感受,然后沉浸进去。而且它的步调非常慢,不知道有一个什么主题,就是漫步,遇到猫、会蹲下来,遇到人就讲话、还会点点头,虽然节目步调是慢的,感受是却很强烈的。
现代人看电视这件事要跟网路竞争,几乎所有人都在看网路了,网路那么方便,为什么还要看电视?我觉得关键是创造「体验」,如同去戏院看电影,在一个特定时间里,什么都不做,但可以沉浸进去,那个immersive(身历其境)的感觉很重要。没想到制作人(刘志雄)听完觉得「天啊!」他非常喜欢。
问:台湾以前好像没用过这种手法,倒是有些国外的野外求生节目,常用第一人称的主观视角在运镜。
答:几乎没有。像北欧有所谓的「慢电视」,看火车、钓鱼、驯鹿迁移、烧柴火烧十几个钟头,根本不知道要干嘛!但大家却觉得好疗愈,其实他们是故意要slow down,想创造一种「异时空」的感觉。
我认为,市场这个时空很值得这样做。现在可以电商网购,超市又一堆,人们为什么要去市场?其实不是为了购买,还有很大原因是因为,进到市场、就像进入一个奇妙的时空,里面有各种职人跟食材,你的五感会整个打开,跟任何一摊聊,她都可以跟你讲很多,不只讲食材效用,如果熟了,你会发现每个老板的做生意方式跟偏好,总会有些故事。换句话说,它不是像教科书一样告诉你市场的历史沿革,然后想办法拍得很美,而是让你直接进到市场。
问:现在应该很少有电视台有办法做这样的尝试。
答:整个团队拍了一年,我们不断在磨合各种可能性,几乎把所有想得到的摄影机都用过了,甚至架稳定器架在我胸前,想呈现最主观的镜头。
整个制作团队拍完之后,大家的感情都很好,也打从心里喜欢这个节目。如果一个制作者能说服自己、甚至感动自己,就可能感动别人。这段时间在宣传过程,我一直有种心情,我不怕大家看了以后不满意,只怕大家没看,因为这年代没人在看电视了。
问:第一季只选了八个市场,这些地点是怎么找出来的?
答:包括制作人、我、企编,我们在选市场上花了蛮多力气,因为全台湾市场那么多,光一个台北市,要选东门、南门、还是滨江市场?就有太多选择。每个市场的功能、气质、历史,都不太一样。
我们没资格说,这个市场有更多故事,或更值得拍。第一季希望能兼顾区域平衡,第二是看市场特色,每个市场都有它的DNA,像在外岛的(金门的「东门市场」),就有种古老的感觉,来逛的都是老先生、老太太,路边还有人蹲坐在那、挑着扁担,这是都市完全看不到的景象,跟台湾任何一个市场都不一样。
如果有第二季,我们希望以后能陆续造访,光是台南就很多市场可以选,这次我们选了最古老市场之一的「水仙宫」,那边不但有庙,还有很老旧的搭棚子市场。
问:老实说,要认真拍的话,每个市场都有不同的故事。
答:我心里有个简单的出发点,每个城市如果只能用半天造访,我会选两个地方:「书店」跟「市场」。
书店是这个城市、社会,所有的人在欲望什么、恐惧什么、焦虑什么、喜爱什么、或流行什么?全部可以在里面看到。就算看不懂文字,稍微翻翻、看看,大概就可以知道这个国家的喜怒哀乐。
如果说书店是精神面的,形而上的;那市场就是最形而下的。大部分城市里的市场有几种组成,一个是food market,食物市场又分成熟食和生食,另一个是bazaar,卖五金、杂货、衣服等,有的是分开,有些是聚在一起。只要走进一个市场,就可以理解那个地方的基本民生样貌。
问:以前我采访过一位日本建筑师,他也说最爱看的城市角落是市场,因为可以感受那个地方的生命力。
答:没错,法国人类学家Marc Augé曾用一个术语解释,现代化城市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non-place」,就是很多地方没有了sense of place(地方感)。他举的例子是超市、地铁、百货公司、银行等,因为都长得很像。而剩下什么地方最有地方感?就是市场!
在现代化的城市里,传统市场能够让地方感清晰的呈现出来,对每个居民来说,也是最有感情的地方。
问:现在节目脸书粉丝团上有很多人在报马仔,说希望之后也能到他们那里的市场拍,或在上面分享许多跟市场有关的人生回忆。播出后的回响似乎不错?
答:我觉得很好,它不会是综艺节目、也不是消费资讯、甚至不是行脚节目。我们更深刻的希望是,去唤醒大家的地方感,地方感就是每个人跟地方的连结,透过这种连结,跟自己进行一种亲密的对话,像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希望大家看完以后,不是说称赞节目有多好,而是说你们的节目让我想起了什么?
问:2017年发生过一件事,台湾的传统市场(台南国华街)被日本杂志《brutus》拿来当封面,结果在网路上引起两极评论。这节目是满少以市场当主题的,你们是否想帮被社会忽略已久的市场提振一下形象?
答:我觉得那次是莫大的误会,那时《brutus》用国华街当封面,其实没有贬抑,我也深入看了那本杂志,他们后来隔年又做了台湾,不是用很猎奇或look down的方式去看,就是喜欢台南有很明确的地方感,用来吸引他们的读者。
所以,与其说我想提升,不如说,我觉得市场在现代化的过程里,被单一的标准给污名化了。不要忘了,市场一直在变化跟进步。所以这个节目不只是怀旧,也不是要浪漫化这些庶民情调,它有个很重要的精神,就是要让人看到市场不断在与时并进。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城市学》频道;更多文章请上官网:https://city.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