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做一张专辑这么难! 幕后过程大公开..陈子鸿揭辛苦点滴

记者卢薇凌/专访

金曲奖每年6月举行,是幕前幕后所有音乐人一大盛事颁奖典礼上,揭奖人撕开手上密封的信封,音乐界「大考」终于放榜,才一切尘埃落定。但在此之前,不少人用三五年时间,才做出一张专辑,他们通常用「生产」这动词,因为每张作品都是怀胎几十个月才诞生的孩子,只是鲜少人注意到背后这些心酸血泪、辛苦点滴

►点我看更多「第30届金曲奖」相关新闻

陈子鸿分享音乐制作过程。(图/喜欢音乐)

陈子鸿建中、政大社会系、政大EMBA硕士毕业,是演艺圈内众多天王后幕后推手,举凡江蕙张惠妹、李玟、许如芸戴佩妮萧亚轩刘德华张学友乐坛歌手都与他合作过。许多圈内音乐人受他真传,年已54岁的他仍不断进修,公司喜欢音乐目前正在培训男女团,也有个人之姿的solo歌手,至今仍在大学教书,传承音乐想法。

去年担任金曲奖评审团主席,今年卸下评审任务,这次《ETtoday星光云》没请他分析预测入围者,而是请他聊聊制作一张专辑的过程。从歌手决定要发片,经过A&R(artist and repertoire)、收歌填词编曲混音企划设计、包装到最后做出专辑,接着发稿、开记者会、跑通告宣传,幕后到幕前一连串,并非一己之力能完成,背后是不断地讨论、砍掉重练,甚至疲惫、沮丧。

▲陈子鸿曾替许多天王后打造歌曲。(图/记者林敬旻摄)

哪个环节最重要?陈子鸿说:「每个环节都重要,但我觉得最关键是A&R,判断艺人的特色及发展性,预测及定位艺人的风格、整体走向。」他将A&R比喻成厨师挑选食材,如何从满桌的精选原料中,找到最适合下锅的材料,并将其烹调成一道道美味又难忘的美食,「不是只有写写歌、录个歌而已这么简单!」

如同其下参赛过《声林之王》的新人歌手许莉洁,嗓音独特有磁性,当制作部收歌前,就需先A&R定位出一个适合她风格,也定调曲风范围,可以是轻快、抒情、R&B或摇滚,但不能与A&R的风格相差太多,因此整张作品才有完整性,代表A&R有着决定性的重要性。

▲陈子鸿目前正培训男女团。(图/喜欢音乐提供)

从定位走向后陆续收歌,从海量的Demo中精选10首歌曲,再开始进行配唱、录音。即便实力坚强、在大小选秀比赛中打败许多高手,奇妙的是不少新人进了录音室,仿佛震撼教育的开始,在此黑暗神秘的空间中只有自己,透明玻璃外的副控室,每个音、每个咬字放大得一清二楚,一句词、一个音被制作人要求重唱是家常便饭,录音花上几个小时,时常从黑夜到天亮。

陈子鸿笑说:「不知为什么,很多新人第一天来录音都会说自己感冒,喉咙不舒服、状态不好。会有一段磨合期,他们通常会开始怀疑自己,『我是不是不会唱歌?』」近期刚从《声林之王》拿到季军出道的新人歌手许莉洁,首次录音因太受挫爆泪,回首过往,许多唱将级歌手刚出道时也常泪洒录音室,面对制作人的严苛、对自己的要求,常在沮丧、重振勇气历程中不停反复,才磨出一首动人歌曲。

常在录音室开骂吗?陈子鸿表示,录不好骂人没用,只增添歌手心理压力,无法放松、更唱不好。踩到「地雷」暴怒的反而是工作态度,「唱不好我不会生气,而是你没有比我认真,没有在来之前把歌练好,你有没有想过这句该怎么唱、音要拉几拍,歌词是什么意思?」要配唱的歌手及歌曲不少,录音前他总会准备好每首歌的乐谱,歌手一唱错马上发现,音准、唱腔、口气、情感,进录音室就是一大考验,「通常他们都以为把歌练好了,但进录音室才发现,还差得远呢。」

▲陈子鸿透露,不少新人歌手进录音室非常冲击。(图/记者林敬旻摄)

「为什么要签你?看上你什么?」从着手筹备专辑开始,需时刻抓住这些问题不放,找到符合市场需求的艺人可遇不可求,「看艺人是综合分析,也会和公司同事开会问大家意见,每个歌手定位不一样,需要有制作人挖掘潜力。」歌手也需常常反问自己,被看中的特质为何?为什么被喜欢?牢记自己的优势,把优势及长处适当运用,不能一成不变,但也要有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对很多消费者来说,听的就是好听、顺耳,不要假会,其实很多千古流传的歌都很简单。」

录制好歌曲后,还要经过专业后制,最后交给专业设计师,设计实体专辑的包装概念,接着找专业摄影师拍摄主视觉,加上美术、绘画到专辑的材料、内容物巧思等,才产出一张摸得到、有温度的专辑。最后拿着这张专辑成品,交由宣传人员发新闻稿、记者会访问、上节目通告,并在各大电视、电台播送,或是网路、自媒体不停地行销广告,才「可能」成为一张,甚至一首能被记得的歌曲。

诞出一张专辑,短则几个月、长则好几年,越A咖级歌手对作品更是吹毛求疵、力求完美。和许多歌手合作过,陈子鸿举林俊杰为例,从他刚出道的青涩,至今已成天王,一路看林俊杰走来,他说:「我是越来越佩服他,从写歌、唱歌的表演,非常有天份之外,绝对比别人更认真。这是很多成功歌手的特质,越是比别人聪明、有天份,给自己压力越大。」

▲陈子鸿一路看着林俊杰成长,敬佩他不断超越自己。(图/JFJ PRODUCTION)

一首隽永的好歌,并非短时间一蹴可几,更非一段1小时的访谈能说尽,在充满专业又思虑精细的过程中,问起哪个环节时常历时最久?陈子鸿笑说:「运气好什么都快!很快收到适合的歌,录音、制作都很快;运气不好时,有时做到中段砍掉重练或大转弯,这些都有可能!」

然而如今网路串流的时代,歌手与公司常讨论,是否还要发行实体专辑?毕竟听众及粉丝收听歌曲,已习惯在网路平台收听,月缴一个固定费用,方便又选择多元,从诸多数据来看,数位收听歌曲已占收听习惯大多数,实体专辑转为收藏价值。而这些实际面的考量,就连蔡依林,已是销量保证的天后级人物也曾有推出实体专辑的疑虑,不过无论最后呈现在饕客面前的美食样貌为何,下肚后能回甘再吮指回味的基本,仍是有故事的歌词、动人的旋律。

▲▼陈子鸿创立喜欢音乐,挖掘出戴佩妮等歌手潜力。(图/JFJ P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