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歼-11持续作战能力 陆为AL-31F发动机延寿600小时

俄罗斯中国出口的AL-31F发动机,被广泛应用于歼-11A、歼-11B早期批次和歼-15战斗机。(图/翻摄自大陆网站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大陆为集中研发航空产业心脏」,去年新挂牌成立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近日有关航空发动机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有媒体报导指出,歼-10、歼-11所配备俄制AL-31F发动机,平均经过4年就必须更换,为延长其寿命中国空军投入专门力量,从900小时一举延长到1500小时。

事实上有关「为发动机延寿」的说法最早出现在2010年7月中央媒体组织的一次集中报导中。当时官媒报导中国空军5719工厂事迹时指出:该厂专门组织精兵强将集中攻关,自主创新了21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代飞机发动机关键部件再制造技术突破了由少数西方国家对航空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垄断。

报导进一步说,该项技术使空军三代战机的发动机寿命从900小时延长到1500小时,相当于使1台发动机发挥了1.6台发动机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国防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此,外界普遍分析认为,该报导所指的发动机就是俄制AL-31F航空发动机。

AL-31是俄罗斯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生产的一系列涡轮扇发动机,最初始用于苏-27战斗机上。其衍生的AL-31FN型号俄国专门针对中国的歼-10单发战斗机所研制。据过去的公开资料显示,俄罗斯在2003-2009年前后交付276台AL-31FN发动机;2013年双方又再签下总值超过5亿美元的123台AL-31FN发动机军购合约

▼俄罗斯土星科研所研制的AL-31FN涡轮扇发动机。(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研究中心军事专家王群教授表示,军用航空发动机的寿命太短,至少会带来两个方面明显的问题。一个是必需为战机备用数量更多的发动机,激增战机寿命期的使用费用,增加战机的后勤保障压力;另一个则是需要频繁更换发动机,影响战机平时的作战训练任务执行,减弱战机战时的持续作战能力

至于如何通过技术改进提高发动机寿命,王群介绍,一方面可以通过采用新的工艺技术升级或改装等措施,提高一款新组装或新研制的航空发动机的寿命;另一方面能够利用工艺改进和新材料应用等手段修复核心部件,延长一款旧航空发动机的寿命。

沈阳飞机集团生产的歼-11B战机。(图/翻摄自大陆国防部网)

此外,2010年的报导还透露,「军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再制造技术及其应用」科研项目正式立项,独创了具有我军特色的铸造高温合金粉末冶金、铸造合金零件表面微损伤无变形压气机转子叶片自动微弧等离子焊接等21项再制造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水平科技成果,使新型战机发动机维修的一系列关键难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