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颗铜板价!痛风老药抗肝癌 高医独创给药模式
这颗铜板价!痛风老药秋水仙素,高医独创给药模式抗肝癌。(示意图/Shutterstock)
肝癌晚期的治疗,一直是医界棘手的难题,包括近年来火红的标靶药物与免疫疗法,也只能延缓肝癌的恶化,并无法治愈肝癌,而且副作用高、价格昂贵。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肝胆胰内科将过去用来治疗痛风的秋水仙素老药,应用在晚期肝癌临床上,每锭0.5毫克只有新台币3元铜板价,疗效并不比动辄数十万元的新药差,已有1名病人存活了4年,为晚期肝癌治疗带来新曙光。
●秋水仙素 痛风老药
高医附设中和纪念医院副院长黄尚志表示,秋水仙素或称为秋水仙碱(colchicine)是问世数十年的老药,价格相当便宜,在国内通常用来预防与治疗痛风;肝胆胰内科林子尧教授和其团队研究发现,这个老药也可用来处理肝癌,共收治了15名患者,经6年的临床试验,结果发现第二期病人的整体存活期和对照组使用第一代标靶药物并无差别,其中一名转移肺部的患者经过4年的追踪治疗至今,为晚期肝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林子尧教授表示,秋水仙素抑制肝癌进展之机转和标靶药物或免疫疗法并不相同。(图/健康医疗网提供)
高医肝胆胰内科林子尧教授表示,秋水仙素具有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的特性,由于癌细胞有丝分裂速度比正常细胞更快,因此更容易受到秋水仙素的影响。
他以先前首创的「应用常规肝肿瘤细针抽吸检查剩余检体做初级细胞培养方法」,对病人初期培养的肝癌细胞进行一系列体外与动物实验,证实临床许可的高剂量口服秋水仙素,可有效抑制肝癌及其癌症相关纤维母细胞之增殖;其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等同于肝癌化疗常用注射剂「小红莓 (epirubicin)」最高血浆浓度(1ug/mL)的作用。
●长期高剂量秋水仙素有致死风险 高医独创给药模式
林子尧教授指出,秋水仙素过去未被用来治疗癌症,是因长期高剂量会产生严重副作用甚至死亡,而低剂量又无法达到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之作用。为解决此一难题,他和团队独创一套高剂量秋水仙素长期给药模式,从2013年6月至2019年5月间共收治15名晚期肝癌病人,此给药模式经早期第二期(IIa)人体临床试验,证实可继续应用在人体临床试验上;其主要副作用是腹泻。经6年的长期追踪研究,发现第二期临床试验病人的整体存活期和对照组使用第一代标靶药物并无差别。
其中一名病人62岁的苏先生本身患有C肝,因先前没有症状而没有定期追踪,10年前某天突然食不下咽、容易疲倦,就医检出肝脏有颗5-6公分的肿瘤,经转诊到高医接受治疗,4年前肿瘤转移到肺部,使用标靶药物失败后开始接受肝胆胰内科林子尧教授的人体实验计划,服用秋水仙素至今。
苏先生使用一年的秋水仙素药费尚不及标靶药物1至2天的费用,可谓物美价廉又少副作用之治疗模式。苏先生表示,肝癌细胞很顽固,自己也无法控制,只能学习和癌细胞和平相处;他珍惜存活的每一天,感谢林子尧教授团队一路扶持。
●肝癌治疗新方式 晚期病人存活增希望
林子尧教授表示,秋水仙素抑制肝癌进展之机转和标靶药物或免疫疗法并不相同,病人在接受标靶药物或免疫疗法时,也可考虑合并使用秋水仙素长期给药模式,可以提高整体治疗成效,让晚期肝癌病人存活愈来愈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