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教训-大到不能倒vs.大到不能救
▲在政府「大到不能倒」的原则下,美国整个经济体系与社会成为华尔街的人质。图/美联社
「大到不能倒」一直是金融界的名言。因为银行吸收民众的存款,贷放或投资给企业、投资者、消费者等,一旦倒闭,波及甚广。愈大的银行影响层面愈深,严重者可以撼动一国经济。所以世界各国出现严重的大银行倒闭事件时,多由政府出面解决,当然最后都是纳税人买单。不过金融海啸发生之后,不少国家发现银行的亏损已大到政府无法因应的地步,例如冰岛的银行业务遍及欧洲,倒闭亏损是其全国GDP的20倍左右,而瑞士的瑞士信贷与瑞士银行业务跨及全世界,亏损也超过瑞士GDP的6倍,这时,政府想救也救不起来。于是有人改称之为「大到不能救」。
金融海啸灾难起
书中从金融海啸的源头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杠杆操作讲起,其中金融机构所创造的金融资产证券化,将银行的放款集束包装成市场上可以转手买卖交易的证券,不同的金融机构从规画到包装、提供信用保证、信用评等、负责上市行销、撮合造市等,由于有多重保障,风险低而报酬相对却较高,成为机构投资人主要投资对象,对冲基金又以之为主要的投资工具对冲风险。如此,每家金融机构环环相扣,一旦发生违约事件,就会造成骨牌效应,每家涉入的金融机构都会被拖累。次贷风暴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爆发出来的。
本书从贝尔斯登倒闭在金融市场中带来的冲击,到雷曼挣扎求生,波涛起伏,终至败亡的经过,历历如绘。而美国政府不救雷曼却因为担心体制风险,怕引起全球金融恐慌,扔出850亿美元救AIG(最后是花了1,800亿美元),折冲往返的决策过程,颇为精彩。随后投资人对金融机构失去信心,客户不断流失,美林被迫并入美国银行,摩根士丹利与高盛也在持续亏损、股价直落的情形下,改制为银行,接受较严格的银行规范,至此,美国的投资银行几乎全部消失。而在财政部的压力下,摩根士丹利与高盛不甘不愿地被迫与银行做合并商议,虽然终以增资暂时解决,不过,未来前途未卜,仍然逆料。除此之外,房地美、房利美是半官方的房贷批发机构,随着房贷市场出问题,若不立即救援,房地产市场全面崩溃可期。同时,为恢复投资人与存款人对金融机构的信心,问题资产拯救计划(TARP)在国会的通过,以及执行银行注资,近乎国有化过程的经过,都有颇为深入的分析。
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面临金融灾难下,扮演救火队的各个角色:财政部长鲍尔森(来自华尔街)、联储主席柏南克(原是研究1930年代经济大恐慌的学者)、纽约联储总裁盖特纳(后接任财长)等人在金融危机当中,如何全力施展,力图挽救恶化中的金融机制、以及衰退的美国经济。当然,事后观察,许多危机处理政策不无可置喙之处,同时整个危机的发展已延伸到全世界,全球经济问题接二连三的爆发,已近失控状态,却是始料未及。
面对贪婪猫 付出代价大
回顾美国在金融危机中的救援政策,有许多打破先例的做法,如:联储原只负责银行的管理,却于法不合的跨界救援投资银行与保险公司;当财政部公债卖不掉时,联储甘冒大不讳印钞来买;财政部长滥用权力,介入迫使金融机构配合并购,以解决问题等,均多有违常理,纵使事急从权,亦有所不当。
本书指出,在政府「大到不能倒」的原则下,整个经济体系与社会成为华尔街的人质,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付出赎金。肥猫一族,可以坐享其利,风险与成本却都由社会承担,颇值得深思。美国新近通过的金改法案,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推出的。
细读此书,可以了解华尔街金融机构的运作;面对各种金融问题,如何因应,政策如何制定,对金融主管亦有颇多可参考或戒慎之处;对投资人而言,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与发展的经过,可以经由书中的分析知道投资风险之所在,找出哪类金融机构较能在风雨中屹立不摇,进而找出趋吉避凶之道。
(摘自本书推荐序,作者为国立政治大学金融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