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柏彦/宝贝,可以梦一场吗?
文/郑柏彦
身为40岁前后的这一代人,常常感觉自己是失落的一代。幼年时受着反共教育,长大后却发现这页有关共匪与复兴的篇章,仅仅是带着意识型态的一场春梦。而父执辈们,虽然一样成长于中国梦中,但却乘着经济起飞快车,配备着人口红利的强力燃料,奔向台北梦、美国梦与成家立业梦。
90年代中期,国小时的四郎、真平,随着我们进入高中、大学,已经被神奇宝贝给取代,当然还有圆滚滚青春不老的小叮当。那时候我们不太做梦,同学们也不太烦恼就业与未来发展,一切似乎都是顺理成章的。
可是,当毕业进入社会后,却渐渐察觉自己竟身处在高房价与高贫富差距的世界中。不但人口红利开始衰退,国家更是债台高筑、百病丛生。原来,之前一直在梦里!今日,我们四十岁了,就在进入职场的这十余年间,房价所得比奔向世界第一,成了另类台湾之光。薪资追不上房价,努力比不过祖荫。原来,梦醒是如此难受!
不知道是不是卡通本具有抚慰人心的功能,神奇宝贝居然在此时改名为宝可梦,引领着我们进入一场虚幻梦,那里有无邪的可达鸭,也有贯彻爱与真实的邪恶。而在宝可梦GO的世界中,不仅勾起青春时期的愉悦记忆,更可以占领想要的地景、建筑。梦中没有贫富、没有房价、没有权贵,只要你出门走走翻翻补给站的牌子,一分钱不花就能赚取道具。最重要的是,不管再厉害的高手,在游戏规则中,都无法长久占据一地,轮动——是宝可梦送给我们的珍贵礼物。
梦醒时分,还想入梦,请不要阻止我再入一场宝可梦,因为这年头太需要有梦。不知是否为此,就连小叮当也成了哆啦A梦。
●作者:郑柏彦,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助理教授,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