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加入民主联盟 民进党痴人说梦
从四方安全对话(Quad)、7大工业国集团(G7)峰会、到慕尼黑安全会议(MSC),美国总统拜登及国务卿布林肯分别出击,营造美国重建世界领导地位的强大声势,民主阵营深受鼓舞。不过,深入观察却可以发现,拜登建构全球制衡中国网络的努力,存有结构性的障碍,台湾徘徊于民主联盟门外,格外尴尬。
各国不愿配合美国反中
拜登19日成为第一位在MSC发表演说的现任美国总统,也首度以总统身分参与G7领袖会议;布林肯则出席Quad四国外长会议,与英、德、法三国外长会谈。拜登政府以积极作为宣示对外交目标的高度企图心,希望快速清除川普「美国优先」民粹主义遗留的残破局面,恢复国际社会对美国的信心,并重整美国长期的优势,从实力基础面对中国的挑战。
拜登认为,美国、欧洲及亚洲应合作确保太平洋和平,以防护共享价值,并推进经济繁荣。军事外交层面要重建美国在国际机构中的地位,以外交为先锋,同时进行军事现代化,振兴美国联盟及伙伴网络。
欧盟对中共滥用贸易体制、迫害人权、威胁网路安全、独断扩张领土已有戒心,2019年3月发布的《欧盟─中国战略展望》将中国定位为「系统性竞争对手」。拜登政府的倡议基本上得到欧盟国家共鸣,德国总理梅克尔在会议演讲时,也强调大西洋两岸合作拟定中国政策的必要性。
应从改善两岸关系着手
但欧洲国家对于是否完全配合美国反中,仍有所保留,特别是中国于去年已取代美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重大的商业利益使欧盟不愿与中共敌对,加上历经川普时期的惨痛教训,欧盟更强调主权及「战略自主」。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大西洋两岸的国家利益与战略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欧洲强调维护规则、制度与人权,偏重商业利益,对印太地区没有安全承诺,而美中竞争有很大的政治安全因素,更无法脱离地缘政治中的强权对抗。
G7今年的东道主英国原本顺应美国策略,邀请澳洲、印度及南韩参与,企图将G7扩大为「民主10国」(D10),但南韩没意愿,加上德、法、义认为针对性太强,不愿将G7质变为反中集团,扩大计划胎死腹中。MSC主席伊辛格表示,中国是跨大西洋合作的最大挑战,假如美欧对中国的立场不一致,将导致层出不穷的问题及摩擦,但双方对于中国的利益确实不尽相同。
由美、日、澳洲及印度组成的Quad被视为围堵中国的「亚洲版北约」(NATO)。如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上周的外长会议后表示,4位部长同意强烈反对片面在东海及南海改变现状的企图,虽然没有直接点名,显然剑指中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应「希望(Quad)有关国家之间的合作是开放、包容、共赢的,而不是有所企图、针对特定国家,这才能得到支持。」
Quad外长会议承诺每年召开一次部长级会议,及资深官员与工作阶层定期会面,就推进自由公开的印太战略加强合作。但各国国情及利益不同,与中共关系也不一样,Quad仍停留在对话机制,是否要发展为一个统一协调、「制度化」的反中机制仍不明朗。
由此看出,虽然拜登政府充分展现对中强硬立场,但大陆凭借其经济力与在国际社会累积的影响力,美国无法立即完全挽回各国的信心,绝大多数国家拒绝在强权中选边,美国建立全球抗中网络的庞大工程非一蹴可几。
台湾是公认的世界冲突最热点,许多美国学者分析,台湾除了美国支持之外,必须有国际社会的后盾,才能确保安全无虞,所以应支持台湾成为Quad的对话伙伴,或列入G7正式议程。但世界各国对中共强大经济与军事力量的关切,远高于中共对台湾的领土主张,即使是坚定支持台湾的美国在Quad或G7场域都回避台湾议题,再加上各国采行一中政策,短期内台湾纳入区域性或全球性安全机制的可能性并不存在。
台湾其实拥有很多更重要的政策选项与自主空间,如深化与各主要国家的双边关系、在关键产业扮演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角色,或从更根本的改善两岸关系着手,而不是消极依赖美国的承诺,或遥不可及的民主联盟。可惜反中、仇中蒙蔽了民进党的视野,因而丧失了改善外交及两岸关系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