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媒体人:黄清龙》两种「一中各表」

大陆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图/本报资料

中共高调纪念台湾光复75周年,全国政协主席汪洋致词时,再度出现「地动山摇」的用语,引发关注。2015年3月,习近平曾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强调「九二共识」的重要,两者前后呼应,凸显当前两岸关系的紧张状态。

不过自2016年民进党再度执政后,蔡政府迄今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固然大为倒退,至少就台湾社会的感受,两岸并没有到「地动山摇」的地步。更有专家注意到,5年前习近平说出「地动山摇」时,新华社通稿并没有出现这几个字,此次汪洋的讲话,新华社通稿甚至整段话都没有,显示北京当局仍留有余地。

虽然如此,眼前两岸紧张毕竟是事实,否则蔡总统国庆讲话就毋须放软。这也凸显「九二共识」这个辞汇尽管陈旧了,却还没有过时,仍是两岸恢复对话的「通关密语」。只是面对两岸新的形势与台湾新的民意双方都需要针对它有新的认识,赋予它新的意涵才行。这当中关键的,就在于如何看待中华民国的存在及其内涵变化

今年9月20日,汪洋在海峡论坛发表视讯致词时,重提「愿与台湾各政党、团体人士在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开展对话沟通,积极寻求共识。」接着国台办连7天刊发「九二共识」答问系列,还原92年香港会谈的过程,给人以北京希望回到马政府时代「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印象,把去年1月「习五点」后消失的两岸默契找回来。

问题当然不可能如此简单。当年国共间所谓的默契,其实是「我讲一中、你讲各表」,北京并不承认「各表」,只是基于两岸和谐需要,不去公开否认国民党在台湾「各表」而已。如今民意与情势都已大不同,连国民党内部都对九二共识存有疑虑,北京如果希望台湾接受「九二共识」,势不能不面对中华民国的存在事实,否则就只是自拉自唱而已。

然而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中华民国」4个字在台湾,其意涵已经发生变化。一方面认同中华民国疆域及于大陆者,固仍大有人在,但也有越来越多人主张,目前的中华民国起于1949年、疆域只限于台澎金马。一个极具象征意义场面是,今年双十节许多独派人士挥舞着中华民国国旗,和蔡英文政府一起庆祝国庆。他们接受的当然是从1949年在台湾落地生根的「中华民国」,而非1912年在大陆建立的「中华民国」。

这是中华民国内涵的转变,它反映两岸分离70多年后的政治现实,某种程度上可说是中华民国把台湾「统一」了。但其实早在1950年3月13日,蒋介石在革实院演讲时就已说过;「我们的中华民国到去年终究随大陆沦陷而已经灭亡了!」言下之意,来到台湾的已经是一个不同于过去的国家,虽然名称还叫「中华民国」。今年10月10日当天,Google搜寻把中华民国的建立时间订为1949年12月7日,也就是中华民国政权转移到台湾的那一天,而非1912年1月1日,看起来似乎更加符合实际

如果说两岸因为存在主权争议,所以需要「一中各表」的模糊空间;同样地,台湾内部有统独争议,也应当有「一中各表」的弹性空间。两种「一中各表」并存,看起来很不协调,却更能反映目前两岸与台湾内部的现实。

作者信民两岸研究协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