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免疫疾病居重大傷病第3 國衛院研究揪關鍵機制

自体免疫疾病居十大重大伤病第3,也是门诊第3常见疾病;国卫院研究解开引发T细胞过度活化导致疾病的关键机制,与可扭转发炎反应的标靶,研究登上国际期刊,有望改善治疗。

自体免疫疾病是因人体免疫系统异常活化、攻击器官导致,目前尚无法治愈,病患仅能终生接受治疗与用药,尽可能控制病情。

国家卫生研究院免疫医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谭泽华与副研究员庄怀佳,率领博士施盈均、陈雪芬、王佳文组成研究团队,经历6年探索,研究成果今年1月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团队在2014年首度发现,去磷酸酶DUSP22是负责抑制T细胞过度活化以及自体免疫反应的关键负调控分子。缺乏去磷酸酶DUSP22,会使蛋白激酶Lck异常持续活化,促使T淋巴细胞大量分泌发炎性细胞激素,因而造成疾病。

团队并与台中荣民总医院过敏免疫风湿科医师陈一铭、台北荣民总医院过敏免疫风湿科医师陈明翰合作,分析临床检体发现,全身性红斑狼疮及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体内,免疫细胞T细胞中的去磷酸酶DUSP22表现量,与正常T细胞相比大幅下降,且与疾病严重度相关。

庄怀佳今天在研究成果发表记者会上指出,团队进一步分析,发现蛋白激酶Lck的上游活化分子「泛素酶UBR2」,其会促使Lck泛素化并促使其活化,为免疫学界的崭新发现。

庄怀佳说明,在正常T细胞中,DUSP22可以引发UBR2降解,且也会将已活化的蛋白激酶Lck去磷酸化、抑制其活性,「双重刹车」解除T细胞活化状态;反之若缺乏DUSP22,泛素酶UBR2会过度累积,使Lck泛素化增加且持续活化,导致身体的发炎反应如高速行驶、失去刹车功能的跑车,不可收拾。

团队并以剔除DUSP22及UBR2基因的小鼠研究发现,小鼠原大量产生发炎性细胞激素,但若进一步剔除泛素酶UBR2基因,则发炎情况大幅降低。庄怀佳说,可见抑制UBR2,可扭转DUSP22缺失所造成的发炎反应,将来若能以UBR2为标靶进行抑制,将有助控制自体免疫疾病病情。

陈明翰指出,自体免疫疾病的发生,是像网络一样多方面失控造成的结果,目前的治疗是针对其中部分机转进行控制,但仍难以完全控制病程,需要多方面阻断路径、阻止发炎,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陈一铭说,红斑性狼疮患者中有6成疾病会攻击肾脏,台湾红斑性狼疮患者平均34岁,其中5%到10%在10年后会需要洗肾,且其中有半数就算使用免疫制剂,也无法有效控制病情;国卫院的研究,就是在既有药物与临床试验中的药物外,提供新治疗角度,有望成患者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