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免疫疾病有望被根治?!国卫院发现关键蛋白质

自体免疫疾病」一词对一般大众来说可能比较没这么熟悉,但是红斑狼疮风湿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干癣等,应该就有听过了吧?他们都属于自体免疫疾病,那何谓自体免疫疾病呢?它是一种人体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自己正常细胞的疾病。根卫福部统计,近十年台湾罹患自体免疫疾病的人数逐年增加,对于个人及医疗的负担是非常沉重的。近日,国卫院研究出解开自体免疫发炎关键机制,将有助于较低成本新药的开发。

以IL-17A为主的标靶药物成本高且不治本

国家卫生研究院免疫医学中心特聘研究员谭泽华表示,自体免疫疾病是台湾十大重大伤病的第三名,是一种人体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自己身体正常细胞的疾病,又被称作「不会死的癌症」,如全身红斑性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和干癣性关节炎等,全台约有40万至50万名患者,而患者必须终生治疗与用药,长期饱受病痛

IL-17A细胞激素过度表现已知是造成许多自体免疫发炎的元凶,因此是目前自体免疫疾病治疗的热门标靶,谭泽华说,目前国际上研发的 IL-17A 抑制剂,多属于大分子蛋白抗体类的生物制剂,目的在抑制细胞外过量的 IL-17A,然而抗体药发展成本较高,且IL-17A产生的机制仍是未解之谜

国卫院解开IL-17A细胞激素产生的关键机制

谭泽华与庄怀佳助研究员团队,经历七年探索,透过小鼠实验成功解开IL-17A细胞激素产生的关键机制,更精准锁定IL-17A上游细胞内专一性关键开关的因子,直接从源头关掉使IL-17A无法产生,具有潜力用以开发成本较低的小分子标靶药物,是一个崭新的医疗策略。此研究于今年九月发表在Science杂志系列期刊《科学尖端》(Science Advances)。将有助于开发新型医疗策略。

研究团队于2011年首度发现调控发炎反应酵素蛋白激酶 GLK 是自体免疫疾病的致病关键。它的过度表现会诱发下游一连串反应,最后刺激 T 淋巴细胞发生发炎反应。

研究团队创建基因转殖小鼠模型,模拟病患体内 T 淋巴细胞中 GLK 蛋白激酶大量表现状态。结果发现基因转殖小鼠自发性产生不少自体免疫病,许多器官如内脏、眼睛与关节皆发生病变。再进一步分析小鼠血清内多种发炎细胞激素,发现自体免疫疾病致病细胞激素 IL-17A 含量竟有显著地增加。

AhR-RORgt蛋白质复合体具潜力作为自体免疫疾病的标靶分子

历经多年的研究,团队发现GLK酵素蛋白激酶过量表现会诱发一个称作「AhR-RORgt蛋白质复合体」的物质,它会接续诱发IL-17A细胞激素,造成IL-17A细胞激素上升。此系列反应是造成自体免疫疾病的致病关键路径。更重要的是,此蛋白质复合体是专一性的调控IL-17A,换句话说,若阻断这个蛋白质复合体,仅影响IL-17A,并不会影响其他细胞激素的作用,也因此不会影响其他体内所必需的生化反应,而造成可能的副作用

因此「AhR-RORgt蛋白质复合体」具有潜力作为自体免疫疾病的标靶分子,谭泽华进一步表示,如果可以研发出小分子药物,破坏蛋白质复合体的结合,就如同找到治疗全身红斑性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疾病的标靶药物,解决恼人的病痛问题,结果令人期待。

台北荣总过敏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陈明翰指出,全台僵直性脊椎炎、干癣等疾病患者约50万人,目前IL-17A抑制剂多属于大分子蛋白抗体类的生物制剂,但抗体药发展成本较高,药物费用昂贵,对于民众及健保来说都是庞大的负担。

这项深具临床应用价值的实验,目前已送往美国暂时专利申请,未来将结合药厂生技公司等国内外药物研发机构来进行产学合作,期望为自体免疫疾病的治疗提供崭新的方向并将台湾医学技术发扬至国际,造福更多需要的患者。

参考资料:http://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4/9/eaat5401

更多生医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