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粽、南方粽、碱粽...营养师揭「8种粽子肥胖陷阱」
▲端午节粽子大多高热量、高脂肪,一定要控制摄取量。(图/视觉中国)
粽子飘香的季节又来临了,各式各样甜的、咸的、荤的或素的粽子都让人想尝一颗,但小心吃过量造成身体负担。营养师指出,粽子多半含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低纤维。而不同种类的粽子也隐藏着不同的负担风险,营养师也分析8种市面上常见的粽子特色及健康陷阱。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忠孝院区社区整合照护科营养师洪若朴指出,粽子是糯米制成,糊化黏度高,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不易消化,尤其是糖尿病、肠胃不适及长者在食用时,建议浅尝小口,也要多嚼几下再吞。
洪若朴进一步建议,现今粽子种类多样,米饭部份可以用全谷杂粮来取代,如红藜、薏仁、燕麦、红豆等,食材内馅多放点蔬菜,如杏包菇、香菇、竹笋等多纤食材,有助肠胃蠕动,降低体内胆固醇。另外,也要少淋蕃茄酱、甜辣酱等酱料,因为酱料含钠量高的调味料,尤其对高血压患者更应该适量使用。
▲粽子是糯米制成,糖尿病、肠胃不适及长者食用时,建议浅尝小口。(图/资料照)
【8种粽子健康陷阱】1.北方粽:馅料采油炒,油多热量高。
2.南方粽:馅料采「蒸煮」加花生增添口感,但花生为油脂类,增加热量。
3.潮州粽(咸):馅料肥肉偏高,肥肉饱和脂肪多,会增加心血管负担。
6.粿粽:体积小,馅料多包菜脯、绞肉油葱爆香,菜脯钠含量高,增加肾脏及心血管负担。
7.碱粽:大多会沾蜂蜜、糖食用,但会增加糖摄取。
8.冰粽:馅料大多包枣泥、豆沙,增加糖摄取。
★ 版权声明:图片为版权照片,由CFP视觉中国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CFP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