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亿餐饮首富四年就摔落谷底 负债累累无力继续经营

▲ 湘鄂情创始人孟凯 。(图/翻摄自百度百科

财经中心/综合报导

2009年11月11日,孟凯一手创办的高端餐饮品牌湘鄂情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民营餐饮企业,孟凯也因此以39.37亿元人民币身价问鼎餐饮界首富,这是孟凯一生中的荣耀时刻。但仅仅四年后,湘鄂情的业绩就一落千丈,在经历了关店转型和内部纷争等一系列痛苦的波折后,孟凯从与自己相伴23年的湘鄂情黯然出局。

湘鄂情一出风靡市场 孟凯成行业首富

深圳蛇口一条不起眼的小街,见证了孟凯夫妻两人1994年起步时的艰困:40平米的简陋空间、4张餐台、一座自己砌的炉子,孟凯一人身兼数职,有时还要亲自入厨房炒菜;就连开店的本钱都是从邻居那里借来的。

综合陆媒报导,孟凯原本在粮食公司做工程主管,转而想要开餐厅源于他的一个发现——在蛇口,到处是来自湖南、湖北的淘金者,他们不约而同地吐槽当地的湘菜鄂菜太难吃。25岁的孟凯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开餐厅的机会,只要做出道地的湘鄂味,就不愁没顾客

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虽然他的店很不起眼,但凭借口味正宗、价格实惠,外加孟凯讲义气,好结交朋友,两湖人很快便将这间小店当成了蛇口的「根据地」。

那时候,孟凯有个习惯,每天用电脑统计菜品,每月撤下销量排名倒数的5样菜,时常更换新菜色。用心坚持3年后,小菜馆升级成1000平方公尺的酒楼,还在繁华的东滨路开出了第二家店,「湘鄂情」也正式挂牌。

生意获得成功 让孟凯起了帝都梦

1999年,孟凯对北京市场调研发现:在一餐动辄数万的奢华饭店和大众消费之间,缺少一个中间档。这个级别的消费大都公务、商务宴请。而北京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首都,中档餐饮必会有巨大的市场。基于这一判断,孟凯果断地将装修奢华、富有荆楚文化风的湘鄂情开进了北京。

同样瞄准这块市场的还有川菜品牌「俏江南」。在孟凯进京的第二年,俏江南的第一家店开在了国贸附近。

与俏江南不同,孟凯直接把店开到了政府机关的家属聚集区——定慧寺。据孟凯当时的助理回忆,孟凯很自信,常常到各个包厢轮流向顾客敬酒,结识了不少权贵。这段时间,孟凯还迎合顾客对海鲜的喜好,在湘菜、鄂菜基础上加入了粤菜

正宗菜品、好人缘、满足公务宴请的面子需求,在这三大要素加持下,湘鄂情无论是千平大厅还是高级包厢,天天爆满,光海鲜每天就能卖8万元。

有了成功模板,湘鄂情很快复制出第二家、第三家……选址如法炮制、家家门庭若市。甚至有人形容,孟凯这是在开银行。

到了2009年11月,湘鄂情以14家直营店、9家加盟店登陆深圳中小板。上市当天,收盘总市值超过53亿元,孟凯以39.37亿元身家成为餐饮业首富。

▲ 湘鄂情店面 。(图/翻摄自百度百科)

政府禁三公消费 压垮湘鄂情

上市给湘鄂情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也让孟凯有了更大的野心。2012年,湘鄂情发行4.8亿元债券,以并购方式向快餐、食堂餐饮、盒饭领域进军。然而,就在孟凯春风得意时,却有了意外的转折。

2012年底,北京中央颁布了遏止「三公消费」的规定,餐饮业遭受重创,每月有15%的餐饮企业阵亡,中高端餐饮更是首当其冲,湘鄂情的业绩急转直下,门可罗雀。

孟凯在慌乱中调头,转向竞争激烈的大众餐饮市场。但由于先天基因不同,湘鄂情的各项优势都变成了劣势,光成本和身为上市公司的税率,就被中小同行胜过了一大截,湘鄂情开一桌赔一桌,尽管孟凯新增了快餐、团膳业务,但短期内的收益很难弥补大幅萎缩的主营业务收入。

苦撑数月后,孟凯不得不关闭北京13家店面,没有关闭的则仍在持续亏损。2013年,湘鄂情的财报亏损高达5.64亿元。

2014年,当孟凯为转型扭亏一事忙得焦头烂额之际,曾有记者问他:「作为十多年的老餐饮人,湘鄂情走到如今,有何反思?」

孟凯的回答是:「我没有反思,一路走来湘鄂情的发展思路就是,市场有需求,公司做到极致,自然蓬勃发展。但现在政府控制消费了,我就急流勇退不干了。」

「没有反思」的孟凯或许没想到,正是这种的心态,让他陷入了创业失败的尴尬。

湘鄂情当初的崛起,建立在灰色的消费观上,公款吃喝,一顿饭光酒钱就豪掷10万的请客文化,是违背正常市场规律的,高端餐饮的另两面旗帜——曾经红遍大陆的俏江南、金钱豹,都遭遇了关门的结局,湘鄂情也同样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对于当初湘鄂情的衰落,孟凯后悔的是没有多元化、单一业务抗风险能力太低,但这并没击中真正的痛点。就像同样是做餐饮的全聚德,150年来只做一只鸭,在其成长的历史上,遭遇过各种挑战,但至今依然活得很好。

对比之下,湘鄂情不论湘菜、鄂菜、粤菜等菜色,还是服务和环境,都没能形成自己的稀少性和不可替代性,反而将成功寄托在「公款吃喝」这种不可控因素上,当政府公布禁止政令时,轰然倒地也就在所难免了。

转向投资其他业务 不谙产业习性亏损连连

已经陷入绝境的湘鄂情面临两大棘手难题:一是必须在2014年实现扭亏,避免成为ST股;二是在2015年4月前,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回购债券。为了避免坠入深渊,孟凯不得不铤而走险,开始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的跨界转型。

2013年3月,孟凯减持1.8亿元湘鄂情股票,转而经营景观区空中缆车三特索道。但经过一系列交锋后,为了保障企业正常运转,孟凯放弃了控股,并数次减持该股票。

紧接着,湘鄂情又通过收购,相继进入环保、影视领域。2014年,甚至进军大数据业务,与中科院计算所共建大数据与新媒体实验室,并将公司股票更名为中科云网,但孟凯对这些行业并不熟悉,公司很快就陷入严重亏损。

面对舆论一边倒的质疑,孟凯倒是挺想得开:「任何一个最好的企业一定不是大家之前都看好的。我知道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曾经都不被认可,所以有舆论质疑也没有关系。」

但孟凯的行为已经远不止媒体质疑那么简单,证监会后来发现,其有利用市场热点进行炒作之嫌。2014年底,证监会以涉嫌违反《证券法》为由,对孟凯立案调查。此时的孟凯已远赴澳洲,消失在公众视线,给出的理由是筹集偿债资金。

在国外期间,孟凯辞去ST云网一切职务,将其股东权利先后授予帮他解决债务问题的两家公司控制人王禹皓、陈继,致使ST云网董事会上演了长达3年的控制权争斗罗生门

2015年4月7日公司债回购到期日,ST云网仍有2.41亿资金缺口,构成实质违约,这是孟凯继成为餐饮首富之后,创造的另一个新纪录——大陆首个本金违约的公司债纪录。为了应对危机,孟凯转让了湘鄂情164项系列商标使用权,获得2.3亿元转让款。其抵押的全部股权也被拍卖,至此,曾经让孟凯站上人生巅峰的湘鄂情,与他再无关联。

▲ 孟凯投资中科云网以失败告终。(图/翻摄自凤凰网资讯)

转型成立虚拟餐厅 盼湘鄂情起死回生

虽然屡战屡败,但孟凯并未失去创业的激情,他怀揣野心,准备向偶像史玉柱学习。「回国了,正式准备湘鄂情重出山头。就是干这一票」。孟凯口中的这一票,与之前大不相同,这一次,他要彻底摆脱人力成本最高、掌控餐饮店面命运的厨师,用机器来生产菜品。

其实早在2012年,孟凯就开行业先河,在数十家分店使用炒菜机,每家店至少30道菜品出自机器。食客们只知湘鄂情的口味稳定,却一直不知背后的秘密。

按照孟凯的计划,他将借助现成的资源,将厨师的技艺数据化,将湘鄂情菜系标准化、工业化生产。

制作的菜品,通过线上、线下两个管道销售:线上与京东合作,经冷链运输至消费者手中后,只需微波炉加热即可食用;线下让方便菜进入商超便利店零售。

这一模式源于孟凯对新生代年轻人的了解:90后年轻人大都不会做菜,但他们需要一顿有品质的晚餐,这是目前外卖提供不了的。

孟凯还跟以前一样喜欢包装概念,他用「湘鄂情八大碗」来冠名线上业务,并称其为「中国首家纯互联网餐厅」,但其模式跟饿了么、美团平台上的一些餐馆没什么本质区别。

湘鄂情小馆也在线下实体店加紧布局。孟凯将重点放在各地购物中心社区,改走大众路线,以加盟形式全国扩张,湘鄂情小馆依托现有的大量夫妻店,对其进行改造,并授权它们使用湘鄂情的品牌。

在孟凯的算盘里,这才是最大的生意,既解决了社区居民的吃饭问题,又解决了小商户的产品和供应链问题,并认为「开一万家都没问题」。

尽管孟凯自信有过去20年积累的行业经验和产业链优势,但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他的计划都面临不小的挑战。在线上,于他离开的几年间,京东上已经有一大堆方便菜品牌走在他前面,而且销量远高于湘鄂情的品牌也高于3家;在线下,大众餐饮过度饱和,每年洗牌比例高达70%。购物中心内的餐饮品牌更是厮杀惨烈,盈利者仅占20%,其余一半保本、一半亏损。

反观湘鄂情品牌,虽然一直被孟凯珍视,但在新兴消费者眼中,不过是过气饭馆;而扩张模式采用加盟制,对管理的标准和要求也就更高。在这种竞争环境中,湘鄂情能否再创一波盛事,就看孟凯如何继续调整转型了。

► 24岁最年轻上市公司女董 被批「能力不足」后秒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