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后海归”渠志灿的创业故事

新华社旧金山2月25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马丹)“我真切感受到中国社会经济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如果不去做点什么,真对不起这样一个巨大的历史机遇。”机遇,是渠志灿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的最多的一个词。

2016年,57岁的渠志灿自筹资金、携带专利全职故乡山西创办实业,研发抗癌药物。为了难得的机遇,也为了一份报国情怀

这位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博士后旅美30年,在美国医药研发领域工作多年,曾任美国南方研究所实验室主任、博导,在生物医药方面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

她看到,全球医药行业正经历一场巨大变革,一个以化学小分子药物为基础的大产业结构正在向着以生物药为基础产业迅速移动。生物药是现代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的成果,而中国在这一领域正在崛起。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

面对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以及国内前所未有的投资良机,在美国事业成功生活稳定的渠志灿决定全职回国,开展创新与创业工作。

“回国决定是基于对时代和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认知作出的,”她认为,自己幸运地赶上了中国医药产业大飞跃国家转型发展的时机。

作为“海归”代表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师姐,渠志灿坦言,施一公回国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对她影响很大,使她深受触动。但两者的区别在于,施一公回国主要致力于做基础科研和教育,渠志灿主要做科研成果转化、做实业。

2012年,渠志灿在美国辞职创办生物医药公司,生产用于癌症康复的植物萃取茶等产品,同时积极进行专利积累和管理经验积累等,为日后回国创业作准备。

“我非常渴望与团队一起在高科技创业方面打出一片天地,同时为中国经济转型、提高国家医疗卫生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谈到未来发展,渠志灿雄心勃勃。

江浙地区一些政府以优厚条件,邀请这位2015年教育部第十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获得者前去创业,但渠志灿最终选择了山西太原

“我是太原人土生土长的山西老西儿,”她告诉记者,山西经济在全国相对落后,正经历经济转型,努力摆脱高度依赖煤炭产业的资源型经济。

“越是落后,越需要发展高科技企业、引进高科技人才和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渠志灿团队落地太原不到一年,取得了不少成绩,包括在专利上作了布局,进行前期科研和准备。“我们的策略是把短线产品开发与长期核心技术及产品研发相结合。”

渠志灿坦言,回国创业并非一马平川个中滋味只有创业者自己知道。个人收入肯定不如以前,生活的安逸程度和质量也有所降低。“但从我目前想要达到的目标和我的信心、激情来看,要比以往都高。”

“在美国做实验搞研发以及日后退休的生活固然安稳惬意,但回到祖国,为家乡作贡献才更有意义。”相比未来在美国退休后到沙滩晒太阳的生活,她更愿意回国发展。

渠志灿很赞赏国家鼓励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的政策,认为这“非常明智”,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和创新研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年政策非常好,令我备受鼓舞!”

(原标题:“50后海归”渠志灿的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