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成机构长者患吸入性肺炎 插管惹的祸

国健署中华民国语言治疗师公会联会合作推出吞咽健康操,只要透过适当的简单复健和运动短时间内便能有效重建长者吞咽功能。(倪浩伦摄)

国健署设计吞咽健康操,有国语台语版,民众上官网跟着练习。(倪浩伦摄)

我国65岁以上老人已逾总人口13%,预计明年将超过14%、正式迈入高龄社会,许多有插管鼻胃管、气切管、导尿管)需求的长者,会住进机构接受专人照顾;有专家观察发现,提供照顾插管长者服务的机构,约有5成曾经、或正罹患吸入性肺炎,一大原因是插了「鼻胃管」,因为管子加上自身老化,容易造成食道括约肌松弛。

肺炎一年夺去1.2万条国人性命,更是65岁以上的重大死因,而对于失智、帕金森氏症全身性退化的长辈来说,「吸入性肺炎」也占其死亡率的大宗,但很多人不理解,为何乖乖待在室内,也会罹患吸入性肺炎?

中华民国语言治疗师公会全联会理事长苏心怡观察发现,对于有提供照顾插管长者服务的机构,里面约有5成以上长者,曾经、或正罹患吸入性肺炎,主要原因和插了「鼻胃管」有关;她解释,正常情况下,食道的括约肌应保持紧闭,一旦插入鼻胃管,其括约肌容易因此松弛而影响紧闭性,当胃中食物逆流时,就容易跑到呼吸道,有些长者想咳却咳不出来,有些退化严重的长者,甚至根本没有感觉,如此就容易产生吸入性肺炎,「根据国外研究,有插鼻胃管者,罹患吸入性肺炎机率比未插者来的高。」

中华民国语言治疗师公会全联会副秘书长王雪珮说,有时会看到部分长者的吞咽功能还在,却因为「照顾方便」而插了鼻胃管,导致一插就回不去了;她说,只要透过适当的简单复健、运动,短时间内便能有效重建吞咽功能,让长辈能自己进食,不仅减少吸入性肺炎风险,也不会营养不良、更能维持好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