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脑中风」患者错过黄金抢救期 7大高危险群是你?
▲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脑中风发生的风险也随之提高。(图/达志示意图)
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脑中风发生的风险也随之提高。根据统计,台湾每17分钟就有一人发生脑中风,每44分钟就有一名患者死亡,每年夺走超过一万人性命。医师指出,40岁以上民众就要留意,特别是有「脑中风病史、家族史、三高、心脏疾病、肥胖、有烟瘾和酒瘾」的民众都是高风险群。
台湾神经学学会理事长、台北荣总神经医学中心主任王署君表示,脑中风是因为脑部血流受阻,造成神经缺损或脑部缺氧、缺血,引发暂时性或永久性脑功能异常。
脑中风又可依脑部出血状况区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及出血性脑中风,临床研究发现,有8成患者均属于缺血性脑中风,相当于每年超过两万名民众面临失能或死亡。王署君指出,一旦发生缺血性脑中风,每晚一分钟送医,就会加速脑部老化1.3周,若晚1小时送医,大脑则会老化3.6遂,若未及时送医,则大大增加失能、死亡风险。
▲台湾脑中风学会推出台版口诀「临『微』不乱」。(图/记者赵于婷摄)
脑中风的治疗就是和时间赛跑!双和医院研究副院长暨神经科主任胡朝荣提到,根据研究,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如果在发病3小时内送医接送治疗,能增加康复机会或仅受轻微失能影响。临床更发现,民众未能在脑中风发生3小时内送医,大多是因为无法立即判断脑中风征兆,都以为是一时劳累,休息一下就好,进而造成遗憾。
胡朝荣说明,目前脑中风治疗方式,包含静脉血栓溶解剂和动脉血栓移除术,如果在3小时内送医接受诊断,可先使用静脉血栓溶解剂治疗,可帮助4成患者远离脑损伤机率,每提早15分钟使用合适治疗,就可增加4%机率恢复正常活动功能、降低出血机率和死亡率。
为了增加民众对脑中风征兆的警觉性,国际上一直在推「F.A.S.T.」口诀,但因为是英文版,记忆上较困难。对此,台湾脑中风等四大协学会共同推出台版脑中风口诀「临『微』不乱」,只要出现「临时手脚软、微笑困难、讲话不清楚」,要明确记下发作时间,尽快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