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在城市里看海 大陆建「海绵城市」盼缓解内涝

▲行人走在遂宁市河东新区一处透水绿道上。(图/新华社提供)本报讯连日来的强降雨考验着大陆各地的城市排水系统。在按照「海绵城市」设计建设重庆悦来新城试验路段,瓢泼的雨水倾注在路面上,不到1分钟就消失不见。

记者近日走访了位于长江上游的悦来新城。在试验路段,雨水或是渗进透水砖,或是流进道路两旁的浅草沟。据悉,进入调蓄池被净化后的雨水将用于路面冲洗苗木浇灌和回补地下水。

原本只是设想中的「海绵城市」功能,开始在悦来新城显现。在大陆,每逢暴雨来袭,「在城市里看海」总会成为网友讨论的热点。「汽车变潜艇,马路成河道」,「滴滴打船」……网友们的调侃,或多或少透露出对城市内涝的无奈。

人们期待,更多的大陆城市能够发挥「海绵作用」,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

事实上,大陆住建部2014年11月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意味着大陆的城镇排水防涝系统将不再以「修大管子」为主,而是要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去年4月,大陆公布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重庆市、浙江省嘉兴市、福建省厦门市等城市名列其中。

多雨是重庆的典型特征。气象局统计资料显示,重庆的区域降雨特性发生了较大变化,大雨、暴雨日数整体呈增加趋势,大雨的强度也呈现增加的趋势。

参与悦来新城海绵城市设计建设的高级工程师杨平说:「大雨天数增加了,降雨强度增强了,对地下排水管网的要求就更高了。」加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路面硬化比例不断提高,导致不透水性地面迅速增加。当大量积水积累在地势低洼处时,一旦不能及时排出,极易形成内涝灾害。建设「海绵城市」显得愈发重要起来。

记者了解到,重庆大部分城市的雨水以前是通过排水管渠就近排入周边水体,最终排入长江、嘉陵江。如今,植草沟这种「新工艺」正在取代过去「雨水箅子+排水管道」的老技术,道路雨水将不会迅速排走,而是被「吸收」。

重庆市碧水源污水处理厂担负着海绵城市的污水处理工作。董事长曾庆武说:「传统的雨水排放方式,雨水中携带的杂质和污染物一并流进江河,容易对江河造成污染。而现在的植草沟技术则将道路雨水过滤后再排入江河,极大地减少了江河的负担。」

今年4月,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出炉,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上榜。业内人士表示,这说明大陆各省市建设海绵城市的进程正在加快,都希望自身能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长期致力于海绵城市、水污染治理领域研究的大陆工程院院士任南琪表示,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质属于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整治的范围。海绵城市应该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重点解决城市雨洪与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改善等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对海绵城市充满期待。」任南琪说。据悉,大陆目前已有100多个城市制订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位于大陆西部的四川省成都市2015年首次提出规划建设「海绵城市」,让城市的水自然回圈,更有「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目前,成都市已完成编制「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专案库总计130个项目,总投资554亿元。

河北省张家口市不久前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2020年底,中心城区20%以上面积完成海绵城市试点建设。

港口城市浙江省宁波市,计划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5%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

江西省也于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新建城区、园区成片开发区全面实施海绵城市建设。

在大陆,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加入建设海绵城市的队伍。但是任南琪强调,海绵城市建设切忌千篇一律,必须因地制宜。(新闻来源:新华社港台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