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去文言文教育 戕害台青优势(杨凯钧)

最近绿营媒体及侧翼大力攻击社交APP「抖音」,认为上面充斥大陆歌曲、舞蹈、有声小说以及各种短视频,甚至许多台湾中小学生卷着舌唱「姊就是女王」、跳着「科目三」,他们认为这些都代表中共统战,孩子们吸收这些「不入流」、「不本土」的大陆娱乐后,会被潜移默化成中共同路人。殊不知,当前青少年迷抖音的现象,独派「去中国化」的教育居功厥伟。

我对于微博、抖音等「段子」略有涉猎。其实哪怕在大陆,这些东西亦属于「下里巴人」,往往入不了大学师生法眼,甚至有「抖音一响,爹妈白养」这等金句。这些作品胜在念着顺口有趣、台词符合华人思维习惯,阅览一遍就能入心入脑。但私以为该类短视频内容贫乏,偶尔观赏可当调剂,看多则容易影响思维能力。那为何台湾年轻人会如此追捧这些东西呢?背后原因恐怕就是去中去古文后引发的「语言能力危机」。

共产党壮大于江西陕北,为了吸引多数为文盲的农民加入革命,便爱用北方顺口溜以及各种「段子」来包装其政策。直到现在,大陆各地仍然可以看到地方政府贴出的各种「雷人标语」,如宣传计划生育时「打出来、堕出来、流出来,就是不能生下来」;新冠疫情封城时「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 」、「一人出门,全家喀擦」。这类标语港台人士闻之伤心,大陆知识分子见之落泪。但为何大陆宣传机关就是乐此不疲,就是因为追求「接地气」的党文化所致。上行下效,大陆的娱乐段子或多或少都受影响,先求容易扩散,内容反倒其次。

反观台湾的官方公文书体一直是文白并陈,称呼尊卑有别,文意委婉练达,行文时讲究单行不成段、单字不成行,词汇要用「台端」、「渠等」、「大院」、「本局」等。公文以「兹」开头,「查照」结尾。对方如同属公门,最好加上「至纫公谊」表示谢意,哪怕宣传也顶多用几句押韵了事。当初推动计划生育时提出的「两个孩子恰恰好,一个孩子不嫌少」,恐怕是台湾公部门能做出最接地气的标语,前述各种「雷人标语」则绝不可能出现。

中共建政至今已70余年,即使是法律条文都追求「老妪能解」。在这种语言体系下薰陶多年的大陆人,「下里巴人」式语言绝对辗压台湾人,有趣而粗鄙。相比之下,台湾公文基础就是文言文,优雅而意涵深远,台湾人民如果看不懂公文,事实上就是语文能力出了问题。台湾人民如果语文能力退化,将与对岸中下阶层一个水平,但又不如其直白强悍,自然受其吸引。民进党将台湾年轻人语言水平往下拉的同时,反让他们成为最容易受共产党文化吸引的群体。

台湾自始就不可能在体量上赢过大陆,只能追求质量胜之。中华民国长期致力于国民文化教育,追求雅训避免俚俗,所以早期台湾人给大陆人彬彬有礼,言词不凡的印象。今年,马英九前总统访问大陆,诗词古文出口成章,其展现的文化底蕴、民主素养也在对岸造成风潮,得到众多大陆民众赞赏。惟近年来台湾致力于在教育上去文言文,导致台湾人再也无法展现其高雅的文化魅力后,不只过往优势不存,还会被俚俗文化已发展得淋漓尽致的大陆给淹没。

绿营政客、学者,当年大多数都是在党国体制下饱读圣贤书者,新生代亦有良好教育背景。他们语言能力高超,思辨能力强大,自然对于大陆基层娱乐有免疫力。但是他们可能没想到,自己毕生「教育去中化」将文言文等国学精华刈除后,不只未迎来文化台独,反而让对岸的「草根」更加轻易的进入台湾年轻人的心中。或许哪天,当下一代台湾人进入社会后只会写出各种「雷人标语」,作文只能写出「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等俗不可耐的大白话时,两岸统一会来得更快一些。(作者为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博士生)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