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儿童误食 6大类物品列高危险性
台东马偕医院每年约处理20件儿童异物吞入案,约4至5例个案需透过内视镜取出。(萧嘉蕙摄)
好奇宝宝探索世界,「拿到什么统统放嘴里」,多数误吞入的异物可自然排泄,但药物、大型物件、尖锐物、腐蚀性液体、磁铁及电池等6大类物品,被视为「高危险性异物」,后续恐引发呼吸困难、呕吐、肠穿孔症状,医生提醒家长4个方法预防儿童异物吞食。
台东马偕医院每年约处理20件儿童异物吞入案,每年需要内视镜夹出个案约4至5人,异物种类以硬币最多,其次为药物。
台东马偕医院儿科医师洪华希表示,最常发生的年龄为6个月至6岁,当中约8成孩童吞入异物后可自行排出,少部分需透过内视镜取出,依异物大小伴随不同症状,包含无法正常吞咽口水、呼吸困难、呕吐或穿孔。
儿童误吞食异物可大可小,洪希华表示,药物、过大的物品、尖锐物、腐蚀性液体、多颗磁铁以及电池,若不慎吞入,即使没有立即性不适反应,后续仍可能产生危险,需尽速就医。
洪华希说明,误食药物可能造成儿童中毒、脑损伤,如误食安眠药致昏迷;过大的物品泛指宽逾2公分或长逾5公分的物品,另外吸水膨胀的水晶宝宝也可能引发肠阻塞;铁钉、胸针等尖锐物会造成肠道穿孔;清洁剂、电瓶水等强酸碱性恐灼伤食道,愈后产生结痂或狭窄。
洪华希强调,2颗以上磁铁或是1颗磁铁加上1只金属物,产生吸力,造成肠壁压迫、缺血,以致坏死或穿孔;误吞食电池则有是放腐蚀性液体及电流反应,一旦灼伤食道,须长时间复原。
洪华希叮咛4点预防措施,包含时时看顾孩童、教育卫生安全知识、选购经认证的玩具,最重要的是谨慎收纳,切勿使用食品容器装有毒物,避免儿童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