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庸才盘据政坛
(图/本报系资料照片)
近10余年来,政治几乎成为肮脏行业,从事政治的人都被冠以政客,最客气的称呼是政治人,除非历史上的人物,几乎已无人被称为「政治家」了。往日,丘吉尔领导英国成为抵抗纳粹的中流砥柱、甘乃迪家族一门三杰,雷根及柴契尔的自由化,挽救欧美经济于狂澜之中,都已成历史轻尘,渺渺远去。
台湾亦复如是,威权时代,政治还可当作志业来做,尤其是蒋介石和蒋经国要提拔的人,只要品德不错,能力不错,总能循序攀升,至少能做个部会副首长,有的还留名青史,如孙运璿、李国鼎、尹仲容等,谁也不能否认他们的有为有守,对台湾经济的贡献。纵使台湾解严,民进党或当年党外先贤们,也确实是展现出当时台湾政坛难得一见的博学、勇气、草根、魅力。如康宁祥、卢修一、江鹏坚等。
德国政治学者汉娜‧鄂兰早在1960年代就主张,政治参与不是民主社会中公民的消极负担,而是人们创造历史的积极权利,政治活动也不只是虚伪狡诈、合纵连横,而是人类显现一己真性的活动。例如这次中天电视换照没有过关,是中华民国言论自由的黑暗日,唇亡齿寒,每家媒体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被国家机器恶整的受害者,大家应该一起发声,全力捍卫第四权。
台湾这20年,政治人物最难做,所谓「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谁也不能长期维持民众喜好度,尤其网路兴起,现今所谓「民意」是否真能反映选民的多样性?很多议题一出现,网红就马上发表意见,然后电子媒体便加以使用,成为民意的反映。选民和政治人物的关系,如清朝大词人纳兰容若所作:「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你轻易地变了心,却反而说故人之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例如韩国瑜前年的盛极名声,今年却以96万对2万票的悬殊被罢免。从政虽有荣华富贵的极大可能,但台湾真正廉洁政治从业者,也只能拿到中产阶级的待遇,而且得牺牲与家人相处时间,CP值不一定高。在政治恶质化的今天,优秀人才不愿意从政,造成劣币驱逐良币,贤能人士根本不不屑于跳进这个圈子。
社会学的奠基人马克斯‧韦伯早在1919年就阐述,从政者要具备3种关键性特质:热情、责任感、洞察力。而让这样的人才出头天,必须有与时俱进的制度。美国和台湾现有的选举制度都是赢者全拿,台湾赢者更是相对多数,拿不到过半票数,却要全盘端走,不具正当性。可以仿照法国总统制度,两轮投票,第一轮没有人过半,选择最高票的两人再战,这是较公平的做法。
另一面,公民必须勇于发言,凭良知发言,现今很多知识分子、专业人士更以不碰政治为傲。但民主国家,参与政治、关心公共事务是公民无可避免的义务。汉娜‧鄂兰认为,公共领域是人类生命中极为重要的领域,自由、法治,或公平正义,都只有在公共领域之中才能体现。人们必须勇敢去行动、去付出。如果大家都不投身公共领域,就会造成「平庸的邪恶」,让平庸的人占据政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