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甜却得糖尿病 医曝关键在肚子:大于1数字风险增5倍

有研究显示,男性腰围若超过100公分,糖尿病的发生率会增加5倍以上。(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全台有200多万人罹患糖尿病。心脏内科医师刘中平表示,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得糖尿病,甚至觉得自己吃得不甜,其实问题在肚子,根据研究,男性如果超过腰围100公分(39吋),糖尿病的发生率会增加5倍以上,要消肚子建议每周进行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例如走路、骑脚踏车。

刘中平在脸书「刘中平医师的心脏科笔记」PO文指出,老是坐着、运动不足、饮食习惯不好、还有超过40岁的人,常常会有个小肚子,以前我们觉得这没有什么,但现在发现腹腔里面的油脂是糖尿病的元凶。

刘中平指出,我们摸得到的松软肚皮是皮下脂肪,真的造成危害的是摸不到的深层内脏脂肪,内脏脂肪贴在我们的肝脏和胰脏上面,会引起慢性发炎,导致胰岛素的抗性增加,最后引起糖尿病。

刘中平指出,根据研究,男性只要腰围超过90公分(36吋)、女性超过80公分(32吋)就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男性如果超过腰围100公分(39吋),则糖尿病的发生率增加5倍以上。

刘中平指出,麻烦的是,很多人根本什么做都没做,年纪到了就自然发生内脏脂肪的堆积,感觉生活什么都没改变,无声无息肚皮就慢慢垮下来,在先进国家如美国、澳洲超过一半的人都有腰围过粗的问题,台湾的美食和高科技生活,预期肥胖也将成为台湾迫切的危机。

刘中平指出,要特别提醒的是,很多人体重不胖,但是腰围却大了,那是因为周边肌肉萎缩,使得体重没有增加,而事实上,腰围比体重更重要,一旦穿不下年轻时的裤子,就要有所警觉心。

刘中平指出,想要缩减腰围、甩掉内脏脂肪,运动就要有足够的时间,内脏脂肪不需要很激烈的运动,反而是中等强度,例如走路、骑脚踏车,但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以上,以长时间的温和运动,就有助于燃烧内脏脂肪。

刘中平指出,饮食上摄取低糖、低油脂的食物,有高纤多蔬菜会更好,能够促进脂肪排出。戒烟和减少喝酒也可以避免肚子的油脂堆积。适当的空腹,不要吃太饱,避免饿太久之后的暴饮暴食,都是控制腰围的好方法。

★《中时新闻网》:吸烟有害健康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戒烟专线:0800-636363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饮酒过量,有碍健康。酒后不开车,安全有保障!